宋太宗伐辽为什么失败

《杨家将》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相关故事被改编为戏剧、小说、评书演义等多种形式而被广泛传播,影响极为深远 。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初年,其背景是宋辽两国的战争 。
宋辽两国之战极为惨烈,在评书演义中,金沙滩一战,杨家男子七子去,一子回 。大郎、二郎代皇帝、八王而死 , 三郎被马踏为泥,四郎、八郎失落辽国,五郎前往五台山出家 , 七郎被奸臣射杀,只有杨六郎一人逃回,可谓是满门忠烈 。那么为什么当时伐辽屡战屡败呢?

宋太宗伐辽为什么失败

文章插图
【宋太宗伐辽为什么失败】北宋建立之后,夺取燕云十六州是宋太祖的最大心愿 。为了实现这一夙愿 , 他设立了封桩库,积存每年的财政盈余,想要蓄满三五百万后与契丹换取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口 。如果契丹同意,这些财富就交出去;如果不同意 , 则散尽千金,招募勇士,以二十匹绢的价钱换一个辽兵首级 。太祖时代中原尚未完全平定,宋朝决定先南后北逐次统一,故宋辽之间并无战事 。
数十年之间 , 北宋不断在统一征战,而辽朝却在辽景宗的治理下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大为发展 , 政治清明 , 尤其是涌现出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这样的名将,宋辽两国之间此消彼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在此局势下,宋太宗本人又非雄才大略之主,也就决定了北伐徒劳无功 。
宋太宗伐辽遭受了两次重大的失败,第一次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 宋太宗攻灭北汉后挟战胜之余威,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 。然而灭北汉从正月到五月,宋军已经是师老饷乏,强弩之末 。宋军没有经过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仓促上阵,围辽军于城中,却没能做好围城打援的准备 , 遭到了辽朝援军数路夹攻 , 以至于高梁河一战,宋军一溃千里 , 宋太宗本人也身中两箭仓皇奔逃 。
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再次大举北征辽国,史称“雍熙北伐”,宋太宗并未亲征,而是用阵图遥控指挥三路大军北征 。辽圣宗和母亲承天太后(即杨家将中的萧太后)则亲自领兵南下,辽朝名将耶律休哥领兵在岐沟关与宋军展开大战,宋东路军惨败 。西路军杨继业因为监军王侁相逼而与辽军正面对抗,又因主将潘美和王侁的接应军队失约退走而陷入孤军奋战,最终被俘,雍熙北征也就宣告失败 。
总的来看,两国国力相差无几,战败的主要责任要由宋太宗本人来负 。第一次北伐败在宋军疲惫 , 士气低落,仓促行事 , 指挥失当 。雍熙北征则失误在战前形势判断不利,宋太宗又未亲临指挥,以至于大军分散,未能有效配合 。宋太宗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北伐战役全部以辽军大胜而终结,对宋辽两国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