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评说一,是非任人评说( 四 )


在两江担任总督时 , 整饬两江,为国家选拔人才,践诺开办金陵书局,都是希望为这个千穿百孔的国家做一点事情 。
他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名毁津门,痛不欲生 , 但令他更加痛苦的不是个人名望的丢失,而是国家积贫积弱,任由列强欺辱凌虐,百姓苦不堪言 。
在此之前他已意识到坚船利炮的重要性 , 开办了安庆机械制造厂 , 后来又和容闳商定选派一些优秀的幼童到外国去留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决定,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幼童后来大部分都回国了 , 并且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富强文明而奋斗不息 。
虽然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一,毁誉参半,但是他是一个人 , 他有大识 , 忠君爱国,重视延揽人才,他也有自私怯弱的一面 。
面对失败,一开始他选择的是逃避 , 但后来他终究战胜了内心的怯弱,勇敢去面对,他勇敢地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哪怕会招人非议 。
他经常在日记中反省自己的言行 , 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的比较重视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大官,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同时也告诫子孙不要把科举考试看得太重 , 并不是说考中科举的就都是人才,考不上科举的就一无是处 。
在部书里,我看到一个可爱、可敬、又有些可悲的曾国藩,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我为他的忠诚、爱才、坚持、果敢感动着 , 但同时又觉得他有些可怜,他效忠于一个腐朽的朝廷,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于此,想靠这个朝廷来中兴国家,注定只能落空,含恨而终 。
还好他为这个国家留下了很多人才,他未竟的事业 , 后来者去谱写 。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慢慢地都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
但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家风的熏陶,却使得曾家人才辈出 。
附:曾国藩教子(临终遗言)
余通籍三十余年 , 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 , 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 , 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 , 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 , 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 , 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 , 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 , 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 , 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 , 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 , 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 , 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 。为天下计 , 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 , 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只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