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哪一年垂帘听政,清朝皇帝慈禧

“年号”是啥意思?
人们常说永乐皇帝、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实际这永乐、嘉靖、康熙、雍正,并不是皇帝的名,而是他当朝的“年号” 。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 一般由君主或其他决策人命名发起 。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先秦至汉初并无“年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即位后首创的 。

慈禧哪一年垂帘听政,清朝皇帝慈禧

文章插图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定以前为建元、元光、元塑、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
汉武帝这一发明创造 , 深远影响了此后中国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纪元方式 。此后 , 朝代更迭,新皇帝登基,都用“年号”改元纪年,无形中成了制度 。
如果当朝皇帝遇到“天降祥瑞”或惊动朝野的大事、要事 , 一般也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
中国历史上有过720个年号,数目足够惊人 。
具体的“年号”是咋回事 , 就以距离我们最近的清王朝的“年号”说说看 。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后传了十二帝,皇族姓氏爱新觉罗 。
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算起 , 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则为268年 。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死,大明王朝基本寿终正寝 。
而一直在东北虎视中原大地的满清贵族,趁机指挥八旗兵马在明朝降将吴三桂配合下杀入中原,李自成兵败弃城而逃,北京皇宫金銮殿正式易主为清 。
慈禧哪一年垂帘听政,清朝皇帝慈禧

文章插图
皇太极的儿子福临,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 将其年号“顺治”颁告天下 。
仔细品味起来,清朝的十多个“年号”都富含美好期颐,惟独慈禧开始垂帘听政那一朝改的年号有点丑陋赤裸,展示了她的篡权野心 。
在清兵入关前 , 清朝(后金)的前两位皇帝都是在关外的东北称帝的 。
第一位 , 努尔哈赤,史称清太祖 。是后金王朝的开基创立者,他起兵造反时自称“天命皇帝”,但并没有把“天命”二字单独拿出来用过 。以“天命”纪年,据说是后世修史的时候确定的 。
但从“天命皇帝”宣称中亦可看出,努尔哈赤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 。古代皇帝认为君权神授,贵为天子,努尔哈赤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他创立王朝受上天旨意,感应神的召唤,是“天命”使然 。
第二位皇太极,史称清太宗 。他定的年号有两个 , 开始的年号为“天聪”,含义是继承父汗努尔哈赤的“天” , 而聪字所表示的就是聪慧贤能的含义 。皇太极改的第二个年号为“崇德”,以此表达自己将以德治世的信念 , 亦体现了其要入主中原的野心 。
清朝入主北京定的皇帝年号“顺治”,意思更明显 。
但可以肯定 , 这个年号绝对不是皇帝福临起的,因为那时候他还是个不暗世事的幼童 。到底是摄政的多尔衮还是别人所定,不得而知 。
1644年,清朝刚入关为主,满汉矛盾仍比较尖锐 。清朝皇帝以“顺治”二字作为年号,意思是朝廷将顺应民心,顺顺利利达到天下大治 。亦有顺应潮流、顺应运势统治之意 。
启用这一年号,还有安抚汉人的意图 。但顺治皇帝在位时并没有真正顺应民意 , 反而发生了因强制剃发易服而大批屠杀百姓的恶劣事件,还留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