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画了一幅祥瑞之图15年后却迎来靖康之变太反转


宋徽宗画了一幅祥瑞之图15年后却迎来靖康之变太反转

文章插图
与民同乐是孟子关于君民关系的重要思想,宋朝的皇帝践行得特别好 。每逢元宵节他们都会登上城楼观灯 , 一是与民同乐,二则可以让臣民一睹龙颜 。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的次日晚上 , 也就是正月十六,汴京城的上空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一群仙鹤在皇城上空盘旋,久久不肯离去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对这一景象惊叹不已 。
当时正值宋徽宗时代,他听闻此消息后亲临皇城,见证了这一奇观 。仙鹤在中国文化中有祥瑞长寿之意,可以称得上是具有灵性的仙禽 , 特别在道家文化中盛行 , 常常说“驾鹤西去”、“驾鹤升天” 。
宋徽宗画了一幅祥瑞之图15年后却迎来靖康之变太反转

文章插图
宋徽宗自称是教主道君皇帝,他见此景象更是情不自已,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之征兆 。他本身对书画情有独钟,在历史上也是堪与南唐后主李煜相媲美的书画皇帝 。因此 , 他画笔一挥,便为后世留下了一张绝美的御笔画《瑞鹤图》(如上图) 。
那么这幅《瑞鹤图》真如宋徽宗所想,它真的是象征大宋祥和安宁的天作之画吗?15年后答案揭晓,宋徽宗便被自己打脸了 。不过 , 宋徽宗的这幅《瑞鹤图》却是真的千古之作 , 我们先从它的内容说起 。
宋徽宗画了一幅祥瑞之图15年后却迎来靖康之变太反转

文章插图
《瑞鹤图》的构成画面我们先看画面,这幅画由三部分组成,一半是花鸟画,一半是题跋和诗,中间有很明显的分界线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有的艺术和体裁,主要以花卉、禽鸟、草虫、鱼虾、果蔬等为描绘对象 。它的特点是,除了借物抒情外,往往还有明显的象征性和深刻的寓意 。
《瑞鹤图》上半部分画了20只形态各异的仙鹤 , 其中有18只在空中优雅起舞,另有2只一左一右立于宫殿脊鸱吻之上 , 右边一只伸颈长鸣 , 左边一只则准备展翅高飞 。群鹤之下是弥漫在云霭之中若隐若显的巍峨宫殿,落日余晖将白云染上一层金黄色 , 整幅画面显得仙气十足 。
宋徽宗画了一幅祥瑞之图15年后却迎来靖康之变太反转

文章插图
瑞鹤图 局部
宋徽宗画这幅画时,北宋的花鸟画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并出现了一批声名显赫的画家 。宋徽宗生活在诗词书画全盛的时代 ,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 。由于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熏陶 , 他自幼便喜爱诗词书画 。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权力,在他最初学习诗词书画时,便有了与书画大家交流的机会 , 比如王诜、赵令穰等著名画家 。
在他当了皇帝之后,更是为他的爱好插上了翅膀,内府收藏的大量书画名迹开阔了他的眼界 。与名家的交往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艺术的审美,比如大书画家米芾就是他的常客 。更为关键的是,宋徽宗赵佶对艺术极为笃信,周围一帮拍马屁的大臣,他们利用徽宗的爱好,四处搜罗奇珍异石、珍禽美兽,虽然民怨沸腾,但的确极大的提升了赵佶的技艺 。
宋徽宗画了一幅祥瑞之图15年后却迎来靖康之变太反转

文章插图
局部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曾让画院的画家们绘制一幅孔雀升墩的屏障,但是画家们反复画了很多次,也没有得到徽宗的认可 。正当画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时,徽宗放话了 , 他说,孔雀升墩先举起的是左脚,而你们所画的全是先举右脚 。由此可见,徽宗所画之物能达到形神兼备,既是他善于观察的结果,也是他在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