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勃然大怒,刘文静再次锒铛入狱 。
而他的第三个悲剧就是,此案的主审官之一是裴寂 。
昔日的从龙二臣 , 对方圣眷正隆,居高临下当了审判官,自己惹怒天颜,身穿囚服任人宰割 。此情此景,刘文静的心中无比酸楚 。他始终没想明白 , 局面为何能到此等地步?
于是 , 他愤怒了,将自己心中所想尽情宣泄:“起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 , 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 , 东西征讨,家口无托,实有觖望之心 。”
这段话明明白白,他不是在此时才对裴寂不满,而是在担任大将军府司马之时,就已然不忿居于裴寂之下了 。
而背后之意,便是直指当今天子李渊处事不公,赏罚不明 。
这是他的第四个悲剧 , 不懂委曲求全,即使面对的是天子,他也要将胸中愤恨一吐为快 。
朝中大臣包括李世民在内 , 都认为刘文静有草创之功,断然不至于谋反 。
不知当时的李世民是否对刘文静产生了厌恶,此时提刘文静的功劳 , 无疑是在李渊的脸上又给了一记耳光 。
满朝大臣都知道刘文静有功,那就是在指责皇帝心有偏颇 。
李渊是决计受不了的,大臣们的求情 , 反而是害了刘文静 。
但李渊不想背杀功臣的恶名,这时裴寂又献言了 。他认为刘文静有大才,既已心有怨恨 , 即使将其赦免,日后也会投奔他处了 。若不杀之,必留后患 。
裴寂的才干便在于此 , 揣摩君心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 。
于是,大唐的开国元勋刘文静便身首异处了 。
文章插图
巧合的是,李世民登基之后 , 裴寂再也揣摩不了圣意,因为李世民早已对他厌恶至极 。
贞观三年,裴寂因妄结妖人惨遭流放 , 李世民特地斥责他:“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 。”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为刘文静追复官爵,让刘文静而儿子袭封鲁国公的爵位 。
这是赤裸裸在为刘文静鸣不平 。
讽刺的是,刘文静的儿子刘树义怨恨李渊听信谣言杀了他的父亲,真的谋反了 。
【刘文静作为唐朝开国功臣,为何最后身首异处?】通过刘文静的悲剧,我们必须明白 , 一定不要纳妾 。
- 刘备三顾茅庐,只是为了得到一个诸葛亮吗?
- 刘备的兵力并不强,为何能从刘璋手下夺走川蜀呢?
- 刘封屡立战功,却被刘备冤杀
- 是什么促使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攻打东吴呢?
- 刘邦项羽灭秦的时候,秦军的主力部队在哪里?
- 如果秦始皇没有暴毙的话,刘邦和项羽的起义能成功吗?
- 张良作为刘备谋士 在刘备称帝路上帮助有多大
- 曹操和孙权都是一等一的枭雄 诸葛亮最后为何选择刘备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是怎么坐稳皇位41年的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皇帝 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