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 三 )


估计是岁数大的缘故,公孙弘对很多事物都看得很淡,很多政事汉武帝问过公孙弘的看法,公孙弘大多时候就会将这件事的利弊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跟汉武帝讲清楚,让汉武帝自己做判断 。
所以,公孙弘即使做一个直言相谏的文臣也很少触怒汉武帝 。这既是明哲保身,也是因为公孙弘年纪大了的缘故 。
大家想想 , 老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阅历丰富,所以显得很从容 。而公孙弘在文帝登基的时候就在朝为官了,而且公孙弘只比汉文帝刘恒大三岁 , 历经三朝,很多事情早就看透了 , 所以遇见事和纷争显得格外淡定 。
人生中总有一段时间,让我们想要和老人对话和讨教,汉武帝估计就处在这个时刻 。
经过汉武帝对公孙弘一年的观察,认为公孙弘虽然年迈,但是没有老迈之态,十分健康,最重要的是,可能是老了脑子反而清楚了,再加上公孙弘学识渊博 , 阅历丰富 , 所以对时政,总是有很透彻的看法,能够一眼看出汉武帝做事的出发点 。
公孙弘入朝为官不过一年,就升迁为左內史 。
左内史,是汉武帝六年的时候,设置的官职,负责治理长安都城,分为左右內史 , 以左为主官 。
就在公孙弘做左內史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 公孙弘知道汲黯偏颇 , 便经常在汉武帝召见汲黯之后 , 求见汉武帝 , 公孙弘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就是耍心眼 , 因为汉武帝每次见汲黯之后,都会将汲黯的问题和看法,再次询问其他大臣的看法,为汉武帝做参考和判断 。
于是公孙弘为了凸现自己,总是抢在汲黯见过汉武帝之后求见,这样公孙弘刷脸和表现的机会就多了 。
不仅如此,公孙弘还经常出尔反尔,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些文臣为了自己的建议能够被汉武帝采纳 , 就召集了一些小团体,集体向汉武帝建议一件事,因为人多,看起来比较令人信服 。
但是公孙弘就比较异类,他总是当面答应了一起说,见到汉武帝之后,却会看着汉武帝的脸色,改变了主意,顺着汉武帝说话 。
汲黯是一个多刚的人啊,当然忍不了公孙弘这样的做法,于是当庭指责公孙弘“齐地的人不说真话,非常谄媚狡诈” 。
于是“齐人多诈”这个成语产生了 。

公孙弘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

文章插图
汉武帝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公孙弘,就是想看看公孙弘的能力到底如何,值不值得堪当大任,结果做了几年恭顺的政绩斐然,汉武帝就将公孙弘提拔为御史大夫 。
公孙弘就这样上位了,上位之后,公孙弘的政绩虽然很好,但是也做过几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
公元前126年,江湖中出现了游侠领袖一样的人物,还招收门徒,这就相当于建立门派,因为门派之间总有纷争,习武之人擅长逞凶斗狠,所以自然而然的会发生命案 。
影视剧终究是影视剧,不会像电视剧里一样,杀了人一点事情都没有,有朝廷法度在,就不会任由杀人者逍遥法外 。
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事件,有个门派的门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或是为门主出头,或是邀功请赏,反正就是将门派掌门人的仇家给杀害了 。
这件事虽然是门人擅自行动,跟门主没有关系,但是公孙弘却说,这个掌门人虽然不是自己杀人,但是他纠结江湖人士形成规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且还寻衅滋事 , 造成不良的影响,怎么看这件事都是对社会和国家有害处的,应该判处他大逆不道之罪 。
或许是因为汉武帝也认为,这些人侵害了汉朝的威严,认为公孙弘讲得很对,就将这个门派掌门人给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