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
公孙弘能够做到丞相之位荣休,因为公孙弘比较有危机意识 。
文章插图
一来,公孙弘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二来 , 公孙弘懂得审时度势,总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外 。
但是要将公孙弘推到一个什么值得学习的楷模,或者是什么领军人物,也没有必要,因为公孙弘这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可圈可点 。
从某一个角度,这世界上有三种人,有的人一生糊涂 , 有的人一生清醒,有的人半路清醒,而公孙弘就是这种人 。
公孙弘,字季,公元前200年出生,出生在齐地菑川,后来入朝为官,因为这个字跟高祖皇帝的字一样,被视为僭越冒犯,于是改成次卿 。
有一个就比较有意思的事 , 就是历史上关于公孙弘有很多成语典故,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比如后来者居上,燕见不冠,齐人多诈,如发蒙耳 , 东阁待贤,三馆待宾,宁逢恶宾,字值百金 , 长倩赠遗,削竹抄书等十个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比公孙弘本人还要出名 。
关于这些成语典故 , 我们就在在文中陆续的讲解,这样会更有意思 。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和普通的青年一样 , 并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和志向,只想找个挣钱养家而已,虽然公孙弘喜欢读书,也并没有很出色,只不过比普通人好上那么一点,所以,公孙弘并没有从事文官工作,而是随便找了个狱卒的工作干着 。
后来在做狱卒的时候,因为犯了罪被开除了,具体犯什么罪,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公孙弘的额工作丢了,只能到社会上随便找个工作户口,于是公孙弘就找到了一个放猪的工作 。
大家都知道,养猪是为了供给猪肉,所以养猪一般都是圈养,放养还是头一次听说,而且还是放猪,因为放猪比较自由 , 所以公孙弘就在放猪的是时候读书,慢慢的公孙弘的书越读越好,在诸侯国之间声名远播 。
公元前179年,诸吕之乱结束,刘恒被推上皇位,刘恒上位之后,就广招天下有才能的人,于是公孙弘就被推荐了上去,汉文帝刘恒封公孙弘为博士 。
公孙弘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 只要有个工作养活自己就可以了,于是在朝廷过上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在朝廷刮起腥风血雨的时候,公孙弘还是在读书,这一读又是好多年 。
渐渐地公孙弘因为被朝政影响,开始在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公孙弘找到了《春秋公羊说》 , 按照其中的思想 , 公孙弘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并且将书中的理论和当时汉朝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 仔细揣摩 。
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公孙弘始终默默无闻 , 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 , 公孙弘就是这样不温不火的性子,就像公孙弘经历的那样,如果狱卒能一直做下去,公孙弘就不会去放猪,如果不是因为被推荐做了博士,公孙弘可能就会一直放猪 。
文章插图
从公孙弘的经历我们能够看出来 , 公孙弘早期,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只要能够养活自己 , 公孙弘根本无所谓这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
但是公孙弘为什么能够突然清醒呢?
因为挫折 。
来自汉武帝的挫折教育 。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向诸位皇帝一样,开始广招天下英才,年已六十退休在家的公孙弘,再一次被推荐给汉武帝 , 这一次汉武帝让公孙弘做一个直言相谏的文官 。
- 刘备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根本原因是什么?
- 刘荣和刘德是什么人?他们二人的结局如何?
- 辛宪英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沙丘之变的真相是什么?对秦朝造成了哪些影响?
- 古代死士为什么会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古人是怎么培养出死士的
- 唐朝没有文字狱的原因是什么?明清为何盛行文字狱?
- 曹雪芹被抄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保举八阿哥当太子
- 孝庄过世后,为什么没人敢去慈宁宫居住呢?
- 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高迎祥用五万人的性命验证了这个问题
- 曾静是什么人?为何他敢公然抹黑雍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