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时,蜀汉政权继续维持稳定,刘禅为何还连杀3位重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诸葛亮去世后 , 蜀汉政权能继续维持稳定,与刘禅罕见的铁腕手段是分不开的 。
通过连杀三位重臣,刘禅快刀斩乱麻,重新塑造了蜀汉的权力格局,使蜀汉这艘小船继续平稳航行 。
诛杀李邈,延续诸葛亮路线,平稳过度
诸葛亮去世后 , 安汉将军李邈上书,将诸葛亮比做西汉的吕禄、霍光 , 说诸葛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他常常担心诸葛亮做出什么不轨之事!如今,诸葛亮死了,“宗族得全,西戎静息 , 大小为庆”!
这份上书的意思非常明确:否定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执政时期的路线!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出于什么目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9/0923405R3-0.png)
文章插图
如果诸葛亮是“狼顾虎视”,那蒋琬、费祎、姜维们,是不是就是为虎作伥的帮凶呢?
所谓“宗族得全,西戎静思,大小为庆” , 是指诸葛亮以严法约束益州大族、频繁北伐,都是错误的!如今诸葛亮死了,其内政外交所有路线全部要改!
显然,李邈不仅全盘否定了诸葛亮,而且“代表”益州大族否定诸葛亮时期的内政外交路线!
如果不能对这种说法给与明确、坚决的回复,必将引起蜀汉内部的剧烈动荡!
刘禅的回复简单直接:诛杀李邈!
诛杀李邈,不独是尊崇诸葛亮,更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诸葛亮的历史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诸葛亮虽死,但蜀汉将继续延续诸葛亮时代的路线,继续使用诸葛亮留下的班底!对于这些根本问题,不接受蜀汉内部有任何的叽叽歪歪!
根本已定,人心自安!
逼死杨仪,明确核心
既然要延用诸葛丞相的班底,那么,以谁也核心呢?
诸葛亮在世时 , “政由诸葛”,诸葛亮的丞相府是蜀汉事实上的权力中心 。
既然要延用诸葛丞相的班底,自然就要在其中选择新的领导人物 。
丞相府中,长史杨仪、留府长史蒋琬,名望最高 。其中,杨仪的资历比蒋琬老,常年追随丞相出征,自认为功劳、才能也比蒋琬强 。
然而,诸葛亮曾对刘禅明确表示:“臣若不幸,后事宜付琬” 。蒋琬才是诸葛亮明确指定的“接班人” 。
因此,刘禅以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开始逐步“接班” 。
至于杨仪,则升为中军师,没有实权,没有部署 , 只是能便宜行事而已 。也就是···架空!
杨仪自然不服 , 声色间流露出不满和怨愤 , 屡说怪话 。
费祎看望他时,杨仪更是狂言:丞相去世时,如果我带领军队投靠曹魏,也不至到如今这般田地!悔恨呀!
费祎将此事告诉刘禅 。
那还有什么说的,刘禅将其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 。
已经成为平民的杨仪仍然不满,屡屡上书诽谤,言辞激烈!
刘禅遂派人去捉拿杨仪 , 杨仪自杀!我们知道 , 杨仪被废为平民,是其“悔恨不率军投曹魏” , 后来被问罪 , 是其“诽谤” 。
然而,可以想象的是:杨仪的怨愤之言、“诽谤”,未必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作为曾经长期参与机密要事的核心人物,他手中应当是有不少“把柄”的 。
所以,杨仪的这些叽叽歪歪,虽不至于有造反的能量,但无疑是能够影响蒋琬、费祎等人在蜀汉干部群众中的形象的!
刘禅先废其为平民,后又问罪,直至使杨仪自杀,就是维护蜀汉新班子的地位和形象!
因为,刘禅知道:比起“明察秋毫”来 , 维护稳定的大局 , 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还能坐稳30年皇帝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比不上诸葛亮吗 既生瑜,何生亮是真的吗
- 杜微为何会答应诸葛亮出山?发生了什么?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依然重用诸葛瞻是为什么?
- 都是兵出汉中,诸葛亮失败了,韩信为何能成功?
- 朱祐杬:生平经历普通,死后却被儿子追尊为皇帝
- 司马懿怕诸葛亮吗?他为什么隐忍了大半辈子?
- 刘备三顾茅庐,只是为了得到一个诸葛亮吗?
- 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 曹操和孙权都是一等一的枭雄 诸葛亮最后为何选择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