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牵手广州美术学院,佛山狮山非遗文化寻求“出圈”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吴泳 通讯员 陈伟坚
5月27日上午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易玲带领院系骨干专家教授 , 前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非遗传习所 , 近距离了解佛鹤狮头扎作、牛皮鼓制作等非遗工艺 , 并与南海区、狮山镇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现场交流 , 为下阶段强化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奠定基础 。
广州美术学院|牵手广州美术学院,佛山狮山非遗文化寻求“出圈”
本文图片

近距离了解佛鹤狮头扎作工艺
调研佛鹤狮头扎作、牛皮鼓制作等非遗工艺
“以前传统的狮头有佛式、鹤式两种 , 后经改良 , 取两者所长 , 就成了今日南狮中最为流行的佛鹤狮头 。 ”当天 , 一行人首先前往位于南海区颜峰社区岐山村的佛鹤狮头扎作传习所 , 现在了解传统南狮狮头制作工艺 。 南海区非遗传承人叶兢循向众人耐心介绍南狮狮头类型的演变 , 以及不同流派在舞狮中步伐、动作的细微区别 。
随后 , 一行人在叶兢循的带领下 , 前往了解另一项非遗工艺——牛皮鼓制作的“前世今生” 。 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佛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 盛行龙狮、龙舟文化 。 在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民俗活动中 , 有一样乐器是必不可少的 , 那就是牛皮鼓 。 牛皮鼓作为古老的传统乐器 , 如今已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广州美术学院|牵手广州美术学院,佛山狮山非遗文化寻求“出圈”
本文图片

探访古村
“咚!咚!咚!”叶兢循现场拿起鼓槌 , 向众人介绍可以通过听鼓声来判断鼓的质量 。 据叶兢循介绍 , 牛皮鼓制作技艺可总结为“制鼓皮、制鼓身、蒙皮、上色”等四部分 , 制作过程极其考验手艺 , “以前我们颜峰岐山村是远近闻名的制鼓村 , 远销海内外 。 时代变迁 , 现在行业没落 , 只剩下我一家还在坚持传承这门手艺 。 ”
观赏传统高非遗工艺 , 听完传承人心声后 , 不少专家表示 , 作为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 , 不应独守一门手艺 , 而应该借助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力量 , 尝试搭建全新平台 , 以“进学校、进社区”等多元方式 , 更好实现“走出去” , 宣传推广非遗文化的同时 , 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文化内涵 , 主动加入传承文化的队伍 。
牵手广州美术学院 狮山非遗文化寻求“出圈”
此前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与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达成合作 , 正式加盟狮山非遗文化活化工程 。 狮山镇希望通过组织此次调研走访 , 邀请广美专家现场了解狮山多项非遗文化 , 通过“寻脉问诊”的形式 , 为狮山更好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开出“一纸良方” 。
广州美术学院|牵手广州美术学院,佛山狮山非遗文化寻求“出圈”
本文图片

召开非遗文化创新交流座谈会
当天 , 主办方还组织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专家代表、区镇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代表、村居干部等齐聚一堂, 开展狮山镇非遗文化创新交流座谈会 , 共话狮山非遗文化“出圈”良策 。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与发扬 , 而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年轻血液的加入 。 叶兢循表示 , 希望能有更多平台场所展示非遗文化 , 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加入其中 , 接棒成为新一代的传承者与守护者 。
广州美术学院|牵手广州美术学院,佛山狮山非遗文化寻求“出圈”
本文图片

专家发言
“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 狮山找到了较为准确的发力点 , 能做到结合不同文化独有的特色 , 因地制宜 , 通过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推广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表示 , 希望通过双方的深入合同交流 , 能谋划建设成立一个非遗文化研究平台 , 通过硬件设施的投入 , 为非遗文化展示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同时也建议狮山镇可以通过借助各种平台渠道 , 将镇内非遗传承人的传统技艺、心得体会、宝贵经验等进行系统化、图像化、音视频化 , 实现良好的社会传播 ,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