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鲁迅的文章
本文图片
作者:翟晓洁(资深媒体人)
大概是从2010年起 , 鲁迅的文章就以两年减三篇的速度 , 逐渐从教科书里删除了 。 对于当下的中学生来说 , 这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大好消息 。
回想我自己的中学时期 , 语文课本上最厌烦的就是鲁迅的文章 。 别人的文章总是两到三天就能学完 , 可鲁迅的一般都要学一周多 , 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 , 从正文到注释 , 有时甚至连标点的运用都要掰开揉碎细细地讲啊讲 , 品啊品 。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 , 几乎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些重点段落要背诵 。
如此机械地分析文章的痛楚 , 深刻到时隔这么多年 , 我还清晰地记得 。
比如学《藤野先生》 , 文章开篇“(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 形成一座富士山 。 也有解散辫子 , 盘得平的 , 除下帽来 , 油光可鉴 ,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 实在标致极了 。 ”为什么要把这些留学生比作小姑娘 , 用“标致”形容他们隐含作者的什么思想?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 , 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 倒挂在水果店头 , 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 , 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 , 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这一大堆蔬菜暗含什么意味?
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私塾先生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友邦惊诧”论》 , 如何解释“国将不国” , 这两个“国”分别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故乡》中闰土为什么变得拘谨了 , 豆腐西施为什么会这么尖酸势利?
《秋夜》“在我的后园 ,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 一株是枣树 ,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两棵枣树?
本文图片
反正问得最多的就是 ,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 真是莫名其妙 , 我又不是鲁迅肚子里的蛔虫 , 我哪里知道啊!
老师把问题逐个抛出来 , 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 , 终于等来老师公布正确答案了 。 她会把这些答案抄在黑板上 , 然后督促我们一定要背下来 , 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 因为鲁迅的文章是重中之重 , 在考试中占太多分 。
于是我们每天不停地抄了背 , 背了抄 , 也时不时发几句牢骚:鲁迅先生累不累啊?写一篇文章搞那么多暗示 , 难不成他是曹雪芹的徒弟?他的句子就一定要这样理解吗?我就不能换一种解读?
后来笔记抄多了 , 听老师翻来覆去分析久了 , 我们也总结出一套鲁迅课文的应试诀窍 。 比如 , 让你分析底层贫苦人民的话 , 答案中一定要出现“劣根性”三个字;如果要评价旧式知识分子 , 就要有“封建迂腐麻木”之类的字眼;剖析官僚阶级 , 记得使劲往坏了写 , 什么凶残、虚伪、黑暗 , 这些负面的词尽管往上堆 。
于是 , 中学几年下来 , 鲁迅先生终于在应试教育的填鸭灌输和过分解读中 , 被读死了 。
整个中学期间 , 我总觉得他的文章枯燥、无趣、烦闷 , 看到就头痛 , 以至于高中毕业后 , 极少自觉读他的任何作品了 。
本文图片
我和很多人一样 , 真正喜欢鲁迅是在步入社会以后 , 尤其是亲见过一些残酷的社会现象 , 体会到现实的不公 , 品尝过努力却失败的无奈之后 , 曾经被硬塞进脑袋的鲁迅先生会不经意地蹦出来 , 陪你一起发发牢骚 , 针砭时弊 。 这种感觉太像潜伏在黑暗处的火花 , 深埋在地底的惊雷 , 多年之后 , 居然带给你重见天日、浩然警醒的震撼 。
- 五分硬币|1985年的5分,值多少钱?有何收藏价值?
- |5首冷门的端午节宋词,读过三首的都是高手
- 射礼|射不主皮与礼制的形成|《五分钟论语课》
- |汉字中的文化:炎热夏天说“裙”字
- |《红楼梦》侠士柳湘莲,将自己活成笑话,他更像水浒的哪个好汉?
- 软件工程|本科收入高的20强专业:前十几乎都是计算机专业,工科很吃香
- 招聘|某公司招聘一个月800元,人社局回应后,老板的回复让人忍俊不禁
- 闰土|《少年闰土》插图:究竟哪一个闰土,才是迅哥儿梦中的少年?
- |8条让你在职场中不断攀升的铁律
- 翡翠|先不要滑走,带你领略蓝水翡翠的魅力,看过之后相信你会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