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元:绿色文学纵横谈( 二 )


(5)《天根》(1956), 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生态小说 。 讲述的是西方人莫雷尔为了保护非洲大象而不懈抗争的故事 。 出生入死地保护非洲大象的莫雷尔 , 并不为当地人所欢迎,相反还遭到指责 。 他们认为莫雷尔的行为 , 没有考虑到处于饥饿的非洲人的现状 。 该书启示:一方面要坚持生态正义 , 保护生态必须与维护贫困民众的生存权利相结合;另一方面 , 国际上的生态不公 , 也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放任破坏生态、耗尽资源的理由 。
(6)《寂静的春天》(1962) , 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这部作品,是一本有争议的书 。 它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 , 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利益集团阶层的猛烈抨击 , 也强烈震撼了社会民众 。 引发了“环境革命” , “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 , 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和环保运动的发展 。 《寂静的春天》于1972至1977年间陆续被译为中文版 。
(7)《沙漠独居者》(1968) , 美国爱德华·艾比的这本散文作品描写了作者独居沙漠的见闻和感受 , 在艾比看来 , 唯发展主义推动现代文明从糟糕走向更糟 , 导致“过度发展的危机” , 并最终使人类成为“过度发展”的牺牲品 。 此书促使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环境政策法案》 , 影响了第一个“地球日”(1970)的确立 。
(8)《有意破坏帮》(1975) , 在导致生态灾难的格兰峡谷大坝建成13年后 , 爱德华·艾比用这部小说向以修建巨型水坝为代表的、违反自然规律的征服自然行为 , 发起了“生态性有意破坏”的批判 。 所谓“生态有意破坏”指的是以保护自然为目的 , 而导致了生态灾难 。 著名环保组织“地球优先!” , 就是在这部小说的直接影响下成立的 。
(9)《死刑台》(1986) , 俄罗斯生态文学家艾特玛托夫的这部长篇小说的连载 , 在前苏联激起轩然大波 。 通过对人与狼的关系进行的细致描写 , 批判了人类毫无生态伦理的暴行 。 母狼阿克巴拉的悲惨故事流传到许多国家 , 在前苏联国内还未出版《死刑台》单行本之前 , 美国就出现了英文单行本 。
(10)《“羚羊”与“秧鸡”》(2003) , 这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生态预警小说 。 讲述的是癌细胞在未来突然开始致命性的扩散 , 人类的科技畸形发展终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小说出版时正值SARS病毒在全球流行 , 《羚羊与秧鸡》告诉人类 , “为了我们所有人的缘故 , 我们必须改变现代生活方式 。 ”
相关链接:何为生态文学
生态文学把大自然(天、地、人)作为描写对象 , 通过描述各种动物、植物、江河大地的前生今世、因果关联 , 从而引起读者对工业现代化的反思 , 增强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 , 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 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王诺先生给生态文学下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 , 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 。 ”
生态文学是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文学 。 生态作家李青松在《生态问题的深层是文化问题》一文中认为 , “普里什文、屠格涅夫的作品不能算是生态文学 , 只能说是描绘自然的文学 。 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 , 人还是处在中心的位置 , 大自然不过是背景 。 ......尽管屠格涅夫在作品中对麦子、灌木丛、白桦树、扁角鹿、松鸦、黑熊的描绘是细致入微的 , 但其主题仍然是批判农奴制 , 而非为俄罗斯的自然请命 。 ......加拿大作家莫厄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作家 , 他对狩猎行为疾恶如仇 。 他的作品《与狼共舞》《被捕杀的困鲸》《鹿之民》《屠海》等充满强烈的生态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