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元:绿色文学纵横谈( 五 )


|石中元:绿色文学纵横谈
本文图片

2015年3月 , 金盾出版社出版了《走向素生活》(石中元著) , 此书走进了全国三千家农家书屋 。
一种顺其自然 , 简单朴素 , 还原自我 , 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 , 正在悄然地流行开来 。 这种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 , 既珍爱了地球家园 , 又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释放──我们称之为“素生活” 。 《素生活》介绍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素雅行为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意义 。 不是要人们过节衣缩食、单调乏味的苦行僧式的生活 , 而是一种既能满足人们身体、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 又是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能融入其中 , 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 , 简朴与丰富并重、当前与长远兼容的生活 。
(10)《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上下集)、石中元著、同心出版社、2014年1月版 。
|石中元:绿色文学纵横谈
本文图片

通篇围绕“道法自然” , 诗词歌赋、唾手可得;哲理格言、闪烁其间 。 记录了著名环境保护作家石中元几十年来的笔墨生涯 , 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人文意识 。 全书展现了生态文化 ,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整体观 。 石中元认为 , 当代社会缺损最严重的部分就是生态价值 , 当代世界的价值危机中 , 迫切需要的是生态价值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 。
|石中元:绿色文学纵横谈
本文图片

3.何为“绿色写作”
“绿色写作”又称“自然写作” , 自古有之 。 它包括神话、史诗、经文以及古代文学作品 。 例如 , 中国古代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 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绿色写作”文体 。 这些随笔、观感、游记,记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18年4月9日 , 李贵苍、张桃红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绿色写作:通往生态文明的诗意化之路》 。 文中指出,“绿色写作”主要肇始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反映的是作者强烈的生态整体性意识,是作者凭借自创的“绿色语言”,准确描述田园、山林和荒野等人类生存环境的文学范式 。 这类作品主要反思因人类行为而导致的人与自然的不平衡关系,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历史与自然发展史紧密相连的永久在场 。 柯勒律治的《沉思之助》与《老水手之歌》、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克莱尔的《牧人日历》与《乡村缪斯》、布莱克的《耶路撒冷》以及玛丽·雪莱的《最后一个人》等,都是“绿色写作”的典型代表 。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以鲜明的“绿色语言”,表达了丰富的“绿色思想”,开创了“绿色写作”的传统 , 为现代人走向生态文明 , 提供了一条诗意化的路径 。
“绿色写作”用的是鲜活的“绿色语言” , 表现自然纯朴的一面 。 或使用方言土语,或自创新词,或古词翻新,以表达人与自然形成的纽带关系,再现人与环境的情景交融 。 柯勒律治创造的700多个单词,成为他的“绿色语言”的主体 。 这些自造词正是他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结果,真切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万物之间形成的有机联系 。
【|石中元:绿色文学纵横谈】2010年,批评家詹姆斯·麦克库希克出版了《绿色写作——浪漫主义与生态学》一书 。 他将英美浪漫主义作品称为“绿色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