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搬新家 百姓乐开花

走进一座馆 , 了解一座城 。 前不久 , 在山东省巨野县博物馆民俗非遗展厅 , 采访人员见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 , 子女正将其搀扶着驻足在纺车面前 。 老人叫于和平 , 巨野本土人 , 退休之前在田桥镇政府工作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 , 很多老物件都消失不见了 , 孙辈们也早已不认识他们当年用过的烘篮、风箱、犁耙、牛梭子等物件 。 自从家门口博物馆建成后 , 眼看这些失传已久的“老古董” , 重新出现在眼前 , 并且是收藏在博物馆 , 老人倍感欣慰 。
“要咱说 , 博物馆展出的不仅是物件本身 , 对于我们老一辈而言 , 它们是乡愁;对于如今的孩子们来说 , 它们是传承 。 ”老人感触良多 , 采访人员也颇受感动 。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 巨野县博物馆历经风雨12载 , 终于迎来属于它的荣光 。 截至2021年末 , 博物馆藏品有13671件(套) , 珍贵文物295件(套) , 其中 , 一级文物24件(套) , 藏量居菏泽市各县区首位 。
寻宝
回顾起巨野县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 从事文博工作30余年的王淑芹用了4个字形容:风雨沧桑 。
【|文物搬新家 百姓乐开花】“这是一条平凡却又充满崎岖的寻宝路 。 ”作为巨野县博物馆典藏陈列部负责人 , 王淑芹向采访人员回忆 , 2006年博物馆刚成立时 , 办公条件极其简陋 。 “办公室和库房加起来才80平方米 , 文物只能深藏在柜子里 。 ”
当时整个博物馆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足10人 。 为了保证文物安全 , 他们必须24小时无缝值守 。 “几乎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 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 , 安保、文物巡查、档案整理……每一样工作都信手拈来 , 每个人都称得上是‘多面手’ 。 ”
冬天冷了 , 就用炉子烧蜂窝煤取暖;夏天热了 , 铺上竹席拿个蒲扇 , 直接睡在月台 。 即使环境如此艰苦 , 王淑芹和同事们仍心怀对家乡文博事业的热忱 , 乐不思蜀 。
巨野县 , 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 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 , 秦末彭越起兵之所;秦置昌邑县 , 西汉置巨野县 , 唐武德四年置麟州;东临孔子故里曲阜 , 西陲牡丹之乡菏泽 。 在这片丰厚的文化沃土上 , 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
1977年发掘的红土山西汉昌邑王刘髆(刘贺之父)墓出土玉璧、青玉圭、玉具剑 , 代表了我国制玉的最高水平;石佛寺北齐造像刊经碑 , 碑文出现了4个简体字 , 是迄今已知的年代最早的简化字 , 将我国出现简化字的历史推溯至南北朝时期 。 此外 , 巨野县还是千古一脉、最具中国特色的麒麟文化发祥地—“中国麒麟之乡” 。
每一件出土文物的背后 , 都离不开考古人付出的智慧、汗水和辛劳 。 为着力摸清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 ,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 2008年5月 , 巨野县组建了文物普查队 , 巨野博物馆馆长祝延峰任队长 , 他身先士卒 , 带领工作队员 , 走访了全县1085个自然村 , 实现村庄到达率100% 。
“三普”调查初期 , 正是农忙季节 , 普查队队员白天坐在村胡同的石头上 , 汇总前一天的信息资料 , 晚上等村民收工后再回到家里查看文物 。 队员们嘴上起了泡 , 几次中暑都坚持不下火线 。 就这样 , 大家吃喝在田野、在村头 , 饿了啃烧饼 , 渴了喝白开水 , 苦中作乐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巨野县“三普”期间 , 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325处 。 因在“三普”工作中成绩突出 , 2009年9月 , 巨野县荣获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为了让老百姓对文物有清晰的认识 , 在此次文物普查中 , 巨野县制作了古建筑、古遗址和文物器物的标本宣传图片、展板等 , 普查工作队走到哪里 , 科普宣传会就开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