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中,属刘邦最为传奇 。作为一个草根,能从逃犯一步步地走向皇帝的宝座,着实让人感慨 。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刘邦这位历史上文化水平较低的皇帝,也能写出两首让人刮目相看的诗来,那一首都足以力压乾隆所写的4万多首诗 。
乾隆4万首诗,都写了什么?
纵观古代的帝王们,多少都喜欢舞文弄墨,其中不乏一些名篇佳作 。比如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李世民的《入潼关》等等 。但要说最喜欢写诗的皇帝,那恐怕非乾隆皇帝莫属了 。
![为什么说刘邦的两首诗力压乾隆四万首](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7/02055U527-0.jpg)
文章插图
根据历史的记载 , 乾隆皇帝干什么都要写诗 , 比如他吃饭的时候写一首 , 吃得好了写一首 , 吃不好还要写一首 , 甚至吃完饭了继续再写一首 。
总之,他一有时间就写,不管大事小事,写了才叫一个痛快 。正因如此 , 他的一生共计留下了4万多首诗 。如果按照乾隆8岁开始,一直写到死的那一天,平均算下来,他每天要写1.4首诗 。不得不说,乾隆对于诗词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
不过可惜的是,他写的诗虽然多,但几乎没有什么佳作 。只有一首简单的小诗《飞雪》,入选了小学的课本 。看来乾隆写诗的水平,也就是小学了 。
相对于自以为才高八斗的乾隆 , 我们的“文盲皇帝”刘邦就谦虚了许多,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 。一首诗《大风歌》 , 另一首就是《鸿鹄歌》 。不过喜欢古诗词的朋友都知道 , 别看刘邦的产量少 , 但质量却是无可挑剔 。
“文盲”如何能写诗?
说刘邦是“文盲”其实也不冤枉 。他自幼不爱劳动,个性还很强 。面对父亲对他的指责,他全然不顾,从小就表现得像一个老油条一样 。因此身边的人都说他将来没出息 。
其实这也不怪别人说他,别说是古代 , 即便是现代,按照刘邦这种一不会经商、二不喜欢劳动的人,是你你也会对他嗤之以鼻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他自然也不喜欢学习 。即便是他想学,也没钱学 , 更没人愿意教他这个地痞流氓 。
不过他虽然文化方面是个“文盲”,但在社会经历和交际能力方面,却是个妥妥的高材生 。而这也是他未来能够成就大业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
而这位帝王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也逐渐地发现,没有文化水平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 。作为一个看到秦始皇巡游车队就说出“大丈夫亦当如此”的刘邦,是不能让别人看他的笑话的 。
此后他便开始自学,不懂的就问身边的人,久而久之,他在文化方面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最终成为了一个可以出口成章的文化人 。
诗不在多,精品就行
刘邦的两首诗中,以《大风歌》最为出名 。全诗虽然短短的三句,但每一句都堪称极品 。比如第一句 , 就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下纷乱比如成狂风大作时的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
而第二句写出了荣归故里时的那种雄心壮志 , 其中“威”这个字堪称点睛之笔,把刘邦的威武霸气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两句相互呼应,意思是说他虽然能够称霸天下,但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他也没有这个机会 。
因此他紧接着写下了颇为伤感的第三句,这一句就把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完全暴露出来 。曾经在街头开心快乐的小地痞,如今却要想尽办法守护国土 , 谁又能为他分担一点呢?
【为什么说刘邦的两首诗力压乾隆四万首】
- 明朝真的有妖怪吗
- 从城市回到农村的感觉
- 和父母在一个城市要不要租房 她说自己没有私人空间
- 溥仪讲述故宫怪事
- 礼貌和尊重别人是一个人的最大修养 为什么穿高跟鞋走路会响
- 为什么按摩了肩颈后第二天很酸痛 为什么按摩完第二天会疼
- 王自健还说相声吗
- 老公每次吵架都说离婚 这次我真的累了
- 为何说御厨是非常危险的职业呢?
- 守寡对于古代的女性来说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