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四大名旦是清末民初至上世纪30年代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分别是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 。还有一种说法中也包含喜彩莲和筱桂花 。
![评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7/03122C246-0.jpg)
文章插图
李金顺【评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李金顺,女,1896年生,天津市王庆坨人,评剧女演员,工旦 。她是第一代评剧演员,“李派”创始人;是评剧进入“奉天落子”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其父为高腔演员 。
李金顺幼年曾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16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 。1920年到哈尔滨演出,因唱腔大鼓味过浓 , 观众把椅垫仍到台上 。李金顺没有后退,投到倪俊声处学艺,并转艺多师,终于形成了吐字清晰 , 纯朴又充满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风格 。
刘翠霞刘翠霞,评剧早期“四大名旦”之一,评剧刘派创始人,是继李金顺之后的一为很有成就的女艺术家,她在继承李金顺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高亢宽广、铿锵淳朴的刘派艺术 。
3岁的时候随母亲沙氏“下卫”讨饭,10岁时被卖给撂地艺人何丑子学唱辽河大鼓(辽宁大鼓),不久随师傅到大连谋生 。11岁进了李金顺(李氏亦为武清人)的落子班,走上了评剧艺术之路,拜张百龄、赵月楼学唱评戏,并受到罗万盛指点 。曾为花莲舫、李金顺配演 。17岁挑班与李华山同组山霞社,又称为“山华社” , 曾常年在福仙茶园、北洋戏院、大舞台、天宝大戏院等场所演出,并应邀赴北京、济南、沈阳等地演出,名震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 。
刘翠霞是评剧旦角里的女高音,她的丹田气足 , 唱腔调门高,音程跨度大,曲调紧凑连贯 , 节奏急切有力,她的高音挺拔悠扬,激越奔放,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白玉霜白玉霜(1907年-1942年8月10日) , 女,旦角 。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 。河北滦县人 。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 。有评剧皇后之誉 , 白派艺术的创始人 。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1942年8月10日 , 白玉霜去世,年仅35岁 。
白玉霜自幼随父亲唱戏走江湖,11岁学京韵大鼓,14岁改学评剧,演出于青岛、大连一带 。后拜师孙凤鸣学习评剧,成为孙家戏班的主角 。师父给取的名字叫桂珍,所以早年戏报用的是李桂珍的名字,成名后才改为白玉霜 。白玉霜唱红后,她母亲就拉班成立了玉顺评剧团,挑大轴的自然是白玉霜 。1928年白玉霜利用旧有剧团组建成华北戏社,活动于京、津一带达数年之久 。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富于抒情性,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 。白玉霜是评剧史上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 。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她的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 , 音色纯正 。白玉霜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革新,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 。
爱莲君爱莲君(1918---1939),早期评剧“四大名旦”之一,评剧爱派创始人 。原名赵久英 , 天津市人,评剧女演员,工旦行 。
爱莲君生于1918年,祖籍天津 。她从小被卖给赵连琪为养女,取名赵久英 。其父母在天津,烟台开妓院,她11岁就在这人间地狱里过着怕人的生活 。后来她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身心的双重摧残 。便跪在养父母的面前恳求去学戏 。12岁拜赵月楼学评戏 , 曾受师兄王锡瑞等教益 。14岁成立爱莲社挑班主演 。
16岁爱莲君学成出师 , 和爱令君(赵的养女)合作,到全国各地演出,又应邀东渡日本 , 到大阪灌制唱片 。1935年,她率爱莲社赴上海演出 。与钰灵芝,白玉霜三班组成“三连社” 。轰动一时 , 至今仍为评剧史上的一段佳话 。短短几年,她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被成为“爱”派 。
- 骊姬是怎么死的
- 宋玉凭什么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 网友总结的四大名著之一句话概括 用一句话总结四大名著的含义
- 古代杀牛是什么罪
-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 中国四大冤案是哪四件
- 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什么人
-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都在秦赵两国
- 战国四大名将结局怎么样
- 战国四大名将各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