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范增与项伯剑拔弩张,是谁一直在砸项羽的锅?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提起鸿门宴,他是中国历史上耳熟能详的的故事,围绕参与宴会的几个主角,一直争议不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体掩护刘邦 。在鸿门宴上,范增要除掉刘邦,而项伯却要救刘邦,二人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
有人认为,若项羽听从了范增的良策,趁鸿门宴之际除掉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相争,也不会项羽兵败垓下、乌江之吻的下场 。鸿门宴后,范增气得将玉斗扔在地上,拔剑将之击碎,叹曰:“唉!竖子不足于谋 。”
【鸿门宴上范增与项伯剑拔弩张,是谁一直在砸项羽的锅?】似乎,范增是一个远见卓识的智谋之士,而项伯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叛徒 , 吃项羽饭,砸项羽锅,情况真是这样吗?

鸿门宴上范增与项伯剑拔弩张,是谁一直在砸项羽的锅?

文章插图
范增曾给项羽出个一个主意 , 他说道:
“沛公居山东时 , 贪于财货 , 好美姬 。今入关 , 财物无所取 ,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义,为何这么说呢,且看我作一个分析 。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刘邦有大志;其二 , 刘邦有天子之气 。
其一、刘邦有大志 。想当初,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解巨鹿之围 。而派刘邦率兵从另一路叩关入秦 。楚怀王和诸将约定,谁先攻破函谷关,就封谁为王 。
刘邦有如神助,果然先攻入咸阳 。按照事先的约定,他可以理直气壮的称王,大大方方的将部队扎在关中,哪怕有人不服,也只能在心中暗自骂娘,自认倒霉 。
哪知,刘邦既没有称王,还将军队移到了关外 , 与秦国老百姓约法三章 , 秋毫无所犯 , 赢得了秦人的热烈欢迎 。
这显然是一支仁义之师 , 一支正义之师 , 得人心者得天下 , 刘邦有大志 , 是他自己挣来的 。这样的军队理应得到尊重 , 而范增却说,“急击勿失”,这明显就是嫉妒心作怪 , 自己不如人 , 不思进取 , 反倒要将别人除掉 , 怎么看,这都不厚道 。
鸿门宴上范增与项伯剑拔弩张,是谁一直在砸项羽的锅?

文章插图
其二、刘邦有天子之气 。范增说这话,就是胡扯 , 所谓天子之气 , 一般都是帝王神化自己的一种说法 。范增也这样说 , 是在长刘邦志气 , 灭项羽威风 。
既然刘邦都有天子气了,那项羽还跟刘邦争什么天下?干脆缴械投降 , 向刘邦俯首称臣得了 , 如果再斗下去,那是逆天而行 。
由此可知,范增给项羽出的这个计策,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 , 项羽若听从了他的建议,则大势去矣,为何这么说呢 。
首先,刘邦先攻入函谷关,对于破秦大业,首功一件 。刘邦既没有称王,也没有在秦都驻军 , 这摆明了不惹事,不挑事,道义上占驻制高点 。若此时项羽一意孤行,攻打刘邦,将使项羽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