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三 )


另一点,也挺重要 , 就是朱元璋、朱棣这对父子与众不同的关系 。确切说,除去“劳苦功高”,作为父亲,朱元璋对这个儿子,还存着难以明表的“嫌恶” 。
这就牵涉到永乐大帝朱棣的“身世” 。相关“故事”,另文再述,这儿只简单提提——关于朱棣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的生母身份低微且不受朱元璋待见 , 很小(有说“一出生”)就被寄养在朱元璋其他姬妾膝下,而朱元璋一直对其“因母及子”地怀有某种负面成见 。另还有个比较大胆的猜想,是说朱棣根本就不是朱元璋的亲骨肉 。
究竟怎么回事,恐怕只有生育了朱棣的那个女人最清楚 。换句话说,要连她都不清楚,就没人能整明白了 。
不管啥情况,总归,这个儿子,打小儿就给老爹留下了比其他兄弟更大的“阴影面积”,按说铁定“不得烟抽”;可偏偏这小子又有本事,得用!若是打天下时候陨了 , 倒省心;可得了天下,他还欢脱儿地活着,就得想折了 。
封王、给藩邑 , 远远发付了去把大门,未见得是什么高妙法子,可也……怎么说?人家不出错,外敌又未尽肃,好像 , 也只能这样了 。
3、偶然中蕴含必然的历史抉择微妙、复杂的父子关系,老皇帝多少无奈的安排 , 或许都存着个别的“偶然” 。但历史在其行进途中 , 永远存着任谁都无法改变的“必然” 。
前述的明王朝建立之初的“天然缺陷” , 就是必然 。
强悍将领镇守要害 , 也是必然 。
人文修复和政治信心的建立与巩固,更是历史的必然诉求 。
打天下、定天下、兴天下,本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就算朱元璋是豁达全才,也终究寿数有限 。何况,他并不是豁达全才 。摧毁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 绝非所有问题都会得以解决,更何况还衍生出了不少新问题 。
历史 , 朱元璋之后的明朝,或许不是非需要朱棣,但肯定需要强有力的继承、发展,以及——批判 。历史或许可以不选择战争 , 但终究选择了朱棣 。
战争极端而残酷,也迅疾而坚决!
如果没有勇武善战、雄才大略的朱棣,朱元璋之后的明王朝,能否安定 , 能否在安定中长足发展,或许都会是问号 。
如果朱棣不发动靖难之役 , 又可以采取何等方式巩固还很年轻的政权、拨乱反正?
历史有偶然,更有必然,但没有“如果”——即便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另外的“波拿巴”来上演类似的历史!
关于历史 , 尤指“军政史” , 东西方史学界,素有两种“因由见解”,即“群体论”与“巨人论” 。前者认为历史的推动源自蕴含“全体”概念的多元群体 , 并依据此 , 演化出“阶级”化的“人民”主体概念 。后者则倾向历史由个别卓越领导者(巨人)引领、推动,认为如果没有“巨人”的引领、感召、指挥,就无所谓群体推动力 。
两种观念争执到今天,辩证地看,其实并无根本的对立——无论某个个体如何了不起 , 没有群体的参与,也最多停留于理论,而极难(甚至“无法”)成就真正的实质性历史进程;反之 , 若没有强烈的感召、凝聚以及顺应乃至开创历史的领导力,群体的作用,就不容易集中、专向,对历史的推动,就难以显著呈现 。
这道理,其实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整明白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即历史的必然;“助”可理解为“群体”、“群体推动力”;而“得”或“失”的那个,便是“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