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
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
![《霓裳羽衣曲》原文及赏析](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7/2234311N2-0.png)
文章插图
《霓裳羽衣曲》原文
《霓裳羽衣曲》,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又王建诗云:“听风听水作《霓裳》 。”白乐天诗注云:“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造 。”郑嵎《津阳门诗》注云:“叶法善尝引上入月宫,闻仙乐 。及上归,但记其半,遂于笛中写之 。会西凉府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用敬述所进为腔 , 而名《霓裳羽衣曲》 。”诸说各不同 。今蒲中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 , 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是非 。或谓今燕部有《献仙音曲》,乃其遗声 。然《霓裳》本谓之道调法曲 , 今《献仙音》乃小石调耳,未知孰是 。
《霓裳羽衣曲》译文
关于《霓裳羽衣曲》,刘禹锡的诗说:“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又有王建的诗说:“听风听水作《霓裳》 。”白居易有首诗的注释说:“开元年间,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作 。”郑嵎《津阳门》诗的注释说:“叶法善曾经引导皇上飞入月宫聆听仙乐,等回到人间时 , 皇上只记得其中的一半,于是就用笛子把它吹奏出来 。恰逢西凉府都督杨敬述进献《婆罗门曲》,与仙乐声调相符,于是就用月宫中所听到的为序曲,用杨敬述所进献的为曲子的主旋律,而且把曲子取名为《霓裳羽衣曲》 。”各种说法各不相同 。今天蒲中逍遥楼的门楣上有唐朝人横着书写的文字 , 像是梵文,相传是《霓裳》的曲谱,由于不懂上面文字的意思,没人知道到底是不是 。又有人说今天燕部中有《献仙音曲》,是《霓裳羽衣曲》的遗声,然而《霓裳》原本被称为是道调法曲,今天的《献仙音》却是小石调,不知道哪种说法正确 。
《霓裳羽衣曲》出处《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 。
《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 。
《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 。《续笔谈》一卷,不分门 。
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 ,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 。
【《霓裳羽衣曲》原文及赏析】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 , 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
- 《资治通鉴》在日本的发行和影响
- 《温国文正公文集》的内容
- 司马光的历史评价
- 唐代小说集《玄怪录》简介
- 《小大夫》大结局如何
- 《秦时明月6》中田言会洗白吗
- 《大宋宫词》讲了什么
- 水浒传谁死得最惨
- 宿太尉是个怎样的人
- 真实的方腊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