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汇集了太多的鸟鸣/鸟那嫩黄色的喙/像我编制的抖音火山版/它们近似柔声细语般的迹象 , 表明/寒冬才落下帷幕 , 春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5月26日晚 , 上海图书馆公众号“讲座图书馆”推送了《春天的涂鸦》主题朗诵的第一篇诗朗诵《我用乡音唤醒春天的独白》 。 上海图书馆朗诵团成员刘斐珩熟悉的声音响起 , 为上海读者送上了一份有些迟来的春天的慰藉 。
每年 , 上海图书馆都会和上海作协合作 , 以四季为主题 , 举办4场《海上心声》诗歌朗诵会 。 作协选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创作的诗歌 , 上海图书馆朗诵团的朗读者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演绎 , 在上图报告厅合力献上一台演出 , 精彩的朗诵让《海上心声》已经成为上图不少老读者一期一会的“老朋友” 。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 上海图书馆的线下服务在3月就按下了“暂停键” , 《海上心声》朗诵会也迟迟无法启动 。
从柳芽初绽的3月到鸟语花香的5月 , 正是一岁中最美妙的时节 。 2022年的春天转眼间过去了 , 上海图书馆终于决定 , 把今年的春季版《海上心声》朗诵会放在线上举行 。
上图自5月26日起推出《春天的涂鸦》主题朗诵 , 每天推送一首配乐诗朗诵 。
这场名为《春天的涂鸦》的主题朗诵专辑包括14首原创诗歌 , 均从上海诗人这两个月新创作的抗疫诗歌中遴选而来 。 朗诵者们在家中用手机等普通设备录下他们对上海这个特殊春天的感情 , 表达着对城市、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深沉的爱 。
“希望这些美好的文字和声音可以为大家点缀一下这个春天潦草的心情 。 ” 上海图书馆会展中心吴敏主任说 , 起初主办方还是希望可以举办线下朗诵会 , 但现在“很多人都错过了今年上海的春天” 。 可是大家还是希望这场以春天为名的朗诵会能够一如既往地来到读者身边 。 于是 , 他们开始策划一台线上演出 。
可供选择的诗歌资源很多 。 3月份以来 , 面对上海全面抗击疫情的新形势 , 上海市作协即开始部署抗疫文学创作并得到热烈响应 , 有数以百计的诗人参与 。
“在诗人们开始创作的同时 , 《上海诗人》微信公众号就开始推送 , 平均2天发一期 , 到现在已经做了30多个专辑 , 积累了两三百首诗歌 。 ” 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副主任、《上海诗人》副主编杨秀丽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这些作品 , 大部分是上海作协的诗人创作的 , 也有一些基层文学爱好者的创作 。 身处上海的作家与诗人以手中的笔与波澜壮阔的抗疫行动同频共振 , 字里行间 , 把诗意的语言凝结成隽永绵长的情谊 , 记录下一段独一无二的时光 。
收到《海上心声》将要推出线上版的消息 , 上海市作协从这些新创诗歌中挑选了一些适合朗诵的作品推荐 , 上图最终从中遴选出14首 , 作为这场朗诵专辑的组成部分 。
从“柳丝的语言”到“春天的独白” , 这些饱含深情的诗歌得到了上海图书馆朗诵团成员的集体共鸣 。 大家一致认为 , 这些凝结在纸上的文字值得用声音来演绎、诵读和传播 , 从而拨动更多的心弦 。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 ,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 , 大家迅速完成诗歌遴选、人声录制、原创伴奏和混音合成的众多工序 。 14首原创诗歌朗诵凝聚了每一位参与者最充沛的情感 。
居家条件不同以往 , 没有专业设备 , 大家无法同步配合 , 录制成了最大的难点 。 “朗诵团成员又学到了新技能 。 ” 吴敏笑言 , 本来朗诵团录制视频、音频都是现场配乐 , 专业录制 , 如今每个人都居家 , 只好找了指导老师指导大家自己录音 , 再用后期手段将朗诵的声音和演奏的音乐合成起来 。 大部分团员家里没有专业设备 , 都是使用最基础的手机录音功能完成录音 。 最后他们收到的录音有的背景音里有鸟鸣 , 有的有人声 , 和录音棚里的音效无法相比 , 却是这个春天最真实的注脚 。
- 博物馆|“大学校”之路越走越宽——我区博物馆事业量质齐升阔步前行
- 莫里斯·拉威尔|居家艺起前行丨从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开始,一起“聆听上海交响”
- |艺起前行|国际护士节,他们用画笔致敬战疫天使!
- 朔州|“同心同行.艺起抗疫”民革朔州市委会线上书画作品展(第二辑)
- |2022年招聘计划启动!OPPO将招聘超2000位科研人才,一起微笑前行
- 朔州|“同心同行.艺起抗疫”民革朔州市委会线上书画作品展(第一辑)
- |“在路上图书馆”升级 市民在家就能收到“阅读盲盒”
- OPPO|科技创新再布局!OPPO计划招聘超2000位科研青年,一起微笑前行
- 东寨港|没有人能永远年轻 但总有人在勇敢前行
- 东寨港|奋斗者·正青春丨没有人能永远年轻 但总有人在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