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 , 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 。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 , 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 , 战必胜 , 攻必?。岵蝗绾?。三位皆人杰 ,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8/00540W1B-0.jpg)
文章插图
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 “汉初三杰”之一 。
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 。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 , 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吴起,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 , 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已失传) 。
韩信的墓地有三座 。一是,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高壁岭山的“山西韩信墓”;二是,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新农村的“陕西韩信墓”;三是,淮阴的“江苏韩信墓” 。
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9年),字子房,汉族,祖籍古韩国 。[2]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汉初三杰”之一 。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 。秦灭韩后 , 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 。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 。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 。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 , 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 , 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 。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
- 为什么张良不是丞相
-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得刘邦尊重
- 汉初三杰为什么没有陈平
- 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被归为列传
- 张良为啥不救韩信
- 樊哙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 83版射雕英雄传包惜弱的扮演者是谁 八三版射雕英雄传包惜弱的扮演者是谁
- 明星4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哪四个明星
- 为什么当兵都要去外地 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春节对不对
- 租赁土地最长时间是多少年?租土地合同最长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