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花鼓戏又称“西乡花鼓戏” , 最早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据传是在棉农采摘棉花的劳动中产生的 。明清时,平湖普遍植棉,广陈、新仓、黄姑、全塘一带的棉农在劳动中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拓花山歌、采花山歌 。民间艺人把这些歌谣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用胡琴伴奏演唱,形成了花歌调 , 此即花鼓戏的雏形 。
文章插图
【平湖花鼓戏起源于什么时候】后来 , 花歌调发展为双档双琴对子戏,琴师兼演员,角色在戏里戏外跳进跳出 , 曲调和内容可随时根据听众需要进行调整,称为“立地变”,表演形式如同曲艺 。清末民国初 , 表演开始有鼓板介入,并有演员化装表演折子戏,逐渐成熟 。从对子戏发展到同场戏,伴奏增加了小锣、笛子,但每个戏班也不过五六人 。
平湖花鼓戏用平湖方言演唱 , 唱词通俗易懂,人物塑造简单,艺人忙时务农,闲时唱戏,表演方便,所以受到农民的喜爱 。演出服装简单,不化装,艺人束一根腰带,腰间吊一把胡琴 , 边拉边唱 。
表演形式自由轻松,由两个人上场,一人敲鼓板 , 一人拉胡琴,一个唱男,一个唱女 。早期的表演场地多在田间地头的秆棵墩边、绝户人家的荒宅基上、各处庙会的空地 , 称为“立白地”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艺人才可以进茶馆演唱 。
平湖花鼓戏有大小剧目八十个,其中《酒壶记》(《平湖奇案》)、《朱砂病》(《乍浦轶事》)描写平湖情事 , 具有地方特色 。曲调有“长腔”、“绣腔”、“三腔”、“凤凰头”、“凤凰尾”等三十余个 。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变换曲调,这也正是花鼓戏与正统戏剧的区别 。19世纪中叶是平湖花鼓戏的兴盛期 。
民间谚称:“少年不看花鼓戏,老来死在干枯里 。”当年享有盛名的艺人有唐大阿法、三先生、黑阿桂、杨大先生、小驼子、陆双福等人 。辛亥革命前后,平湖较有名的花鼓戏班有“张挨老”、“高桂生”、“李顺元”等三家 。
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湖花鼓戏衰落 。1956年,文化部门在前港乡发现已回乡务农的花鼓戏老艺人林剑荣、林三观 , 重新组织其演唱 。1959年平湖花鼓戏演出队成立,隶属于县曲艺团,活动至“文化大革命”时结束 。1979年成立花鼓戏小组 。至1987年 , 平湖花鼓戏艺人仅剩一人 。平湖花鼓戏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目前,平湖花鼓戏已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正积极进行抢救性挖掘 。
- 永州花鼓戏过去被称为什么
- 古文经学起源于什么时候
- 刘海戏蟾的故事起源于什么时候
- 豆腐起源于哪个朝代
- 高尔夫起源于哪里?我国古代竟然就有高尔夫"捶丸"
- 胡辣汤最早起源于哪?胡辣汤的历史
- 作为一件古老的汉民族乐器,古筝起源于何时?
- 唢呐起源于哪个国家?唢呐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 月饼的由来是什么?月饼起源于什么时候?
- 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