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何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 二 )


比如说,朱棣抢了皇位,明朝还是明朝 。杨坚李渊抢了皇位 , 直接改朝换代了 。换个说法:叔叔抢权,朝臣大多不会反对,算是名正言顺 。舅舅抢权,难比登天 , 算是大逆不道,宗室反对,臣子不服 。

古代皇帝为何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

文章插图
3、外戚不容易篡权事实上,外戚治国出现篡权、篡位的事件,远远低于宗室治国,比例可能是1比20 。因为从汉朝开始,就出现了所有皇子都会被封为亲王的传统 , 他们拥有广袤的封地,所以宗室成员生下来就拥有强大的权力 。而且他们一辈子都是一个王朝最显贵的那批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得到了无数大臣的支持,一生之中能积累下来的势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了 。
而外戚呢?他们只有在自家的那个女子被立为皇后以后,才成为了王朝中最显贵的那批人 。就像是暴发户一样,突然拥有极其强大的权势和地位,但并没有根深蒂固的势力 。所以皇帝就算是重用外戚 , 那些被重用的,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积累强大的权势 。而且有宗室成员的牵制,外戚岂敢轻举妄动?
如果皇帝不想重用那个外戚了,只需要用一封诏书就能剥夺他们所有的权势 。因为外戚的权力直接来源于皇帝,所以皇帝可以很轻易地废掉他们 。
【古代皇帝为何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相比于权力直接来源于血统的宗室,外戚的势力实在是太薄弱了 。宗室就相当于从幼苗时开始就长在那片土地的大树,几十年的生长让它根深蒂固;外戚就相当于刚栽下去的大树,来不及立刻在土地里扎根,所以会被轻松地连根拔起 。
况且叔伯本就是父辈的亲戚 , 等皇位传到儿子那一代,就与当权的叔伯成了爷爷那辈的亲戚,关系会一代代疏远 , 隔阂会一代代增多 。但随着他们一步步发展势力,想更换他们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
如果把政权交给舅舅,等到下一代皇帝即位 , 与舅爷的关系已经疏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自己亲舅舅换上去 。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代掌权者与皇帝都有很亲近的血缘,舅舅们对自己亲妹妹的儿子 , 也大多会保持忠心 。
所以相比较而言,舅舅比叔伯更值得信任,所以皇帝都喜欢重用舅舅,而不愿把权力交给叔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