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热的夏天"出现在哪一年?有多恐怖?

古代“最热的夏天”出现在哪一年?有多恐怖?那一年颗粒无收,那一年尸横遍野,那一年就是乾隆八年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八年的这个夏天,气温突然升高,远超往年温度 。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年的夏季气温竟然达到了44.4度,对达官贵人们来说或许还可以忍耐,但是对于贫困大众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温度,活活热死的不在少数,因为即使是现在,这个温度也算是一个炎热的天气了 。
在我们的印象中,三十几度已经是大热天了 。这个时候,即使有空调等消暑工具,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天气的炎热,只要脚一踏出室外,就觉得难以忍受 。
更何况乾隆那个时候气温达到40度 , 当时还没有发达的科技,没有空调,达官贵人们可以用冰块消暑,普通人没有冰块,吃不起消暑的水果,又缺水,日子过得太艰难了 。
在这样的高温下,人们面临的不仅是炎热的天气,还有缺水和饥饿 。炎热的天气和缺少水源的灌溉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在这场灾难中饿死、渴死和晒死 。

古代"最热的夏天"出现在哪一年?有多恐怖?

文章插图
面对如此大的灾难,那时候很多人的心理已经扭曲了,然后一些极端的行为就会出现,比如集体自杀,这些行为往往会加剧社会混乱,人心惶惶,对统治阶级来说也是不利的 。所以,面对此情此景,乾隆皇帝虽然远在宫中,内心也是十分焦急的 。
7月,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乾隆就亲自下令各地拨款,发放救灾粮食 。灾区也设立了临时粥店,保证人们的温饱 。与此同时,组织大臣们想出了一些其他的方法来缓解夏季的炎热,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灾民的健康,平息他们的恐慌和焦虑 。
【古代"最热的夏天"出现在哪一年?有多恐怖?】在乾隆的一系列操作下 , 整体旱情有所好转,但这些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治标不治本 。因为死于旱灾的人数已经达到数万,所以要想真正有效的挽救大众的生命的话,还是得要想办法结束旱灾 。
乾隆看着每天都在增加的死亡人数,他的心也是非常焦虑的 。那时候也没有人工降雨这种科学技术,乾隆被逼的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亲自前往灾区 , 与人民在一起,鼓励当地人民齐心协力抵御灾害,他的到来也让当地人非常感动 。
鉴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乾隆的到来也并不能让人们坚持太久 。这时 , 乾隆想到了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祈求上天下雨 。
古代没有所谓的科学,很多人都以天神为信仰 。乾隆认为这次降下来的灾难是天谴 , 只好诚心祈求上天宽恕,以救百姓 。
皇帝作为统治者,以身作则那是必须的 , 于是乾隆决定亲自向天祈祷 。此时 , 天气已经到了酷热的程度,祈雨台上阳光灿烂 。站了一会儿,他已经在流汗了 。但是乾隆皇帝一步一步走向他的祈雨台,笔直地跪在那里 。
期间,乾隆穿着厚重的龙袍 , 顶着40多度的高温跪在那里,多次中暑晕倒 。也许是他的真诚感动了上苍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一个月后,终于下起了大雨,随着这场大雨的到来,气温也恢复了正常 。
古代"最热的夏天"出现在哪一年?有多恐怖?

文章插图
对于古代人来说,这种天气是上天的惩罚,但从现在来看,这种极端天气的出现 , 其实是因为人的行为和活动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原来,乾隆皇帝登基后,要对故宫进行整修 。改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树木,砍伐树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影响到了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