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的原因】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领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九月 , 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 。
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 。
文章插图
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 , 后将临安定为南宋的都城 。
据说,当时的迁都是经过三次反复论争后才确定的 。
在分析宋、金双方军事形势后得出结论:“今日之事,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 。”一方面,金兵处处主动进击,宋军时时被动防守 , 这是当时战局的长期态势 。而建康靠近前线,不如杭州地处后方,比较安全 。浙西一带水网交错,对骑兵活动不利 。杭州有这一道天然屏障 , 给统治者增加了安全感 。
另一方面,唐宋以来,杭州迅速崛起,一跃而为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 。这种相当规模的城市体制和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恰恰是作为国都所必需的 。
史书云:钱塘之胜,名于“三西”(西湖、西溪、西泠) , 而西溪之胜又独在于水 。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 。“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据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行经西溪 , 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 , 遂云:“西溪且留下” 。“留下”之名由此而得 。据说赵构即位并定都杭州后 , 为了方便自己和官员们去余杭的洞宵宫祈神,从古荡至留下还专门修筑了数里之长的石板辇道,称之为“西溪辇道” 。而千百年来,西溪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 耕田捕鱼,过着丰衣足食的平静生活 。
南宋迁都杭州的皇宫大内建设
赵构最终升杭州位临安府,皇城选址凤凰山 , 开始大兴土木造皇宫;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 。皇宫具体位于现在的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东至馒头山东麓 , 西至凤凰山,北至万松岭路,南至笤帚湾;皇宫依山势而建 , 殿阁叠进,曾建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 。
但总体来说,南宋宫殿由于占地面积小,兴建时以节约为本,很多宫殿都是一殿多用,和故宫的一殿专用有很大的区别 。而且杭州地处江南,夏季炎热 , 在宫殿的建筑形式上也多有特殊之处 。所有的门窗可以拆卸以便通风,待冬日天寒时,又可加入隔层以作保暖之用 。
但南宋皇城的范围不大,其间所能容纳的建筑也是有限的,毕竟,临安行宫从开始建筑起,是作为临时首都定义的 , 在宫殿使用上,也已简捷便宜为度 。
但实际上南宋没有实现重回东都的理想 , 而原先行宫规划中的种种临时想法,一直影响了皇城内的建筑修建和用途 。如作为朝廷礼仪场所最重要的大殿,在绍兴十二年之前,一直只有一个殿,《宋史·地理志》中记载的“垂拱、大庆、文徳、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随事易名,实一殿 。”就是这个时期的情况 。
而整座南宋皇城,与建在平陆的西安唐皇城、开封北宋皇城、北京明清皇城不同,不是一个端正平整的矩形 , 而是一个西高东低的不规则方形 。宫墙高约三丈,西边沿山蛇行,高出南、东、北三边 。想像那时的凤凰山东麓,应该是极尽豪华,壮丽无比 。当时,临安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50万人 , 而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 。今天的世界各大都会,当时还沉浸在一片蒙昧的幽暗之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灯火映彻碧空,映亮了世界的东方 。
- 赵构一生有几个皇后
- 南宋会子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 苏辙生病宋仁宗下令推迟考试
- 赵构是如何重振南宋经济的
- 苏辙的官场生涯
- 宋慧乔男朋友大衣搭配
- 苏辙详解乌台诗案
- 苏洵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 元祐党争的背景
- 《梦溪笔谈》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