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音乐的历史渊源( 二 )


先入社者曰经长,年髦者曰前辈 。入其社但觉长幼有序,礼陶乐淑 , 气象肖焉,并见社会 。杨履乾《昭通县志稿》(卷六)载:洞经坛,其教传自省垣,以谈演诵经为主,辅以音乐 。凡祈晴、祷雨、圣诞、庆祝、超度事,悉为之其经,杂以佛道,附会入坛者,皆属男子,而无女流也 。这些记载表明云南的洞经音乐在明代已经开始兴盛,其它几种说法只是四川传入的变种 。
清代则是洞经音乐在云南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大融合的鼎盛时期 。全省120多个县凡人口较多的大村镇,都有数量不等的洞经乐队定期活动 。而且组织健全,活动都已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了 。并已随著马帮的行踪,逐渐传到缅甸、越南 。明末清初因社会动荡,滇西楚雄、大理、保山、腾冲的人迁入缅甸密支那和曼德勒经商 。
滇南的蒙自、个旧、石屏、建水的人跑到越南,洞经音乐流入异帮,在华人中生根开花 。滇人离乡背井 ,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之际,便展开经书,操起乐器,那悦耳动听的乡乐 , 曾使多少华人流下思恋故土的热泪……
民国年间,洞经音乐仍在云南各地依例演奏 。甚至唐继尧出师讨伐袁世凯之前,还请省城洞经会谈经祭旗 。解放前夕,昆明市区内还有八九支洞经乐队存在 。云南解放,以彭幼山为首的一批洞经老人成立了《古乐研究会》 , 开展搜集整理乐谱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