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
陆贾早年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诸侯 。刘邦和文帝时,两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臣服汉朝,对安定汉初局势做出极大的贡献 。吕后时,说服陈平、周勃等同力诛吕 。著有《新语》等 。
【陆贾生平简介】

文章插图
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
生平经历早期经历
陆贾,汉初时楚国人 , 楚汉相争时以幕僚的身份追随高祖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 , 深得刘邦赏识,被誉为“有口辩士” 。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赵高杀害秦二世,派人来见刘邦,想签订盟约以瓜分关中,刘邦认为是诈计,就派郦生、陆贾前去游说,用私利诱惑秦军将领 , 趁机攻破了武关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派陆贾游说项羽,让项羽释放被俘的父亲、吕后等人,未能成功 。
说臣南越
刘邦平定中原后,赵佗(也称尉他、尉佗)已在南越称王,因国家初定,刘邦便派陆贾出使南越,游说赵佗归附汉朝 。陆贾到后,赵佗接见非常不礼貌 。陆贾便细数赵佗的中原出身,斥责他忘本而不讲礼仪 , 随后结合楚汉之争的历史,指出南越和汉朝实力上的强弱悬殊 , 晓以情理,迫使赵佗改颜谢罪 。
赵佗问及他与萧何、曹参、韩信谁更高明,陆贾回答赵佗似乎更高明 。赵佗很高兴 , 又拿自己和刘邦进行比较 , 陆贾明确答复汉王远胜赵佗 。赵佗对陆贾的说辞非常满意,愿意遵从汉朝约束,接受南越王封号,对汉称臣,并留陆贾宴饮数月 。陆贾回朝汇报,刘邦非常满意,任为太中大夫 。
进献新语
汉得天下后,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称引《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刘邦讨厌儒生,因而骂道:“我马上打得天下 , 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 , 以资借鉴 。陆贾遂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刘邦都极力称赞,称其书为“新语” 。
称病归隐
刘邦死后,惠帝懦弱 , 吕后掌权 , 想封吕姓诸人为王,又担心大臣不服,据理力争 。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陆贾知道事不可为,便称病辞官 , 在好畤安家落户 。
陆贾变卖了出使南越时所得的财物 , 共计千金,便均分给自己的五个儿子每人两百金,让他们各治生产 。陆贾自己则坐着华贵的车辆,带着十个舞乐侍从和一口价值百金的宝剑,轮流到五个儿子家里居住,每家住十天,将来死在哪个儿子家里 , 就得到他的这些随身之物 。
由于陆贾常到其他地方作客,每人一年也不过轮流两三次,很好的避免了老来色难的困境 。
协同灭吕
吕后掌权时,外戚的许多吕姓都被封了王,总揽朝政大权 , 打算劫持少帝,篡夺刘氏天下 。陈平很担忧,但力所不及,又怕祸及自身 , 于是常静居深思,考虑对策 。陆贾前去问候,没有通报就直接走进房中,当时陈平正在思索问题,没有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