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简介: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因屡立战功而闻名于诸侯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廉颇的详细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 , 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 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 , 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 , 封为上卿 。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 。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 。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 。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 享年84岁 。
唐德宗时,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赠临城伯,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
人物生平
破齐扬名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 。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 。为扫除障碍 , 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 。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 , 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 。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 。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 , 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 , 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 。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 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 。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 , 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

廉颇简介: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因屡立战功而闻名于诸侯

文章插图
将相和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 , 曾得和氏璧,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 。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 。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 。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 。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 。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 。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而未达到低洼大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 。”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 , 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 。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听到后 , 不肯和他相会 。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辉负土娜フ淮蔚南群?。没过多久 , 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