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30多年内攻城70余座( 二 )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 , 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 。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 。
楚顷襄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 , 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 , 直到最后被秦灭亡 。
秦国以郢为南郡 , 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
上党之争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 , 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 。又与赵将贾偃交战 , 溺毙赵卒二万人 。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3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 。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冯亭不愿降秦,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 。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 , 秦国愤怒必攻赵国 。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 。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 。”于是派人报告赵国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此计议 。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 。”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 , 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 。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
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 , 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 。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计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 , 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防备秦军来攻 。
赵国接受上党,为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 。
史载,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 。三道防线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 。秦军与赵军的第一次遭遇战 , 发生在第一道防线以西的山谷 。混战中,秦军斩杀赵国前锋,突破空仓岭,攻占赵军前线重镇光狼城 。
赵军于空仓岭陷落后,似乎曾作过加固南北两翼以钳制深入之敌的努力,所谓“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结果没有成功,“秦又攻其垒 , ……夺西垒壁”,终于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 。
秦军攻势锐不可当,赵军连战不利,损失很大 。廉颇重新分析敌我态势,在看到地形因素不利于赵军,而秦国补给线远比赵军漫长,后勤保障比赵国困难,决心放弃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阵地,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第二道防线,构筑壁垒,决心以逸待劳,以图挫动秦军锐气 , 坚守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