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单培育出了今天我们以食用瓜瓤为主的西瓜,还有专门以食用瓜子为主的西瓜 , 称为籽瓜 , 这或许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瓜子 。
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瓜子”,在当时的幽州,产有一种名为“瓜子”的土产 。
之后,吴越广为流传的《岁时歌》则记载了“嗑瓜子”的习俗:
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
文章插图
明朝,上下皆食 , 西瓜子登堂入室
虽说 , 瓜子首次亮相在宋 , 可真正盛行成风气的却在元末明初,最早记载西瓜子可食的是元代的《王祯农书》:
(西瓜)其子爆干取仁,用荐茶易得 。
《饮食须知》又载:
食瓜(西瓜)后,食其子,不噫瓜气 。
宫廷中食用西瓜子的情况可以参见晚明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书中记载了先帝(明神宗朱翊钧)“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 。宫廷御膳的制作方法影响了上层社会对瓜子的喜好 。
上有所好 , 下必兴焉 。瓜子在民间也格外受欢迎 , 万历年间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挂枝儿》有《赠瓜子》一曲:
瓜仁儿本不是个希奇货 , 汗巾儿包裹了送与我亲哥 。一个个都在我舌尖上过 。礼轻人意重,好物不须多 。多拜上我亲哥也,休要忘了我 。
总之 , 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 , 无论男女老少 , 都喜食瓜子 。明代人嗑瓜子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习俗 。
文章插图
清朝:种类增多,西瓜子稳坐首位
如前所说,晚明嘉靖年间 , 向日葵、南瓜引入国内 , 一个新作物从传入到推广,从观赏到食用 , 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一种作物的引种成功也有可能是多次引种之后的结果,那么 , 作物的价值被文人注意并记载下来,则应该是在社会上传播一段时间之后的事 。所以 , 南瓜子和葵花子成为主流零食之一,必是清之后的事 。
而在清朝中前期 , 西瓜子依然稳坐“零食热销榜”首位,朝廷内外 , 上至皇室百官 , 下至平常百姓,均好食西瓜子 。
清初孔尚任的《节序同风录》中即有 , “炒西瓜子装衣袖随路取嚼曰嗑牙儿” , 康熙年间文昭有诗《年夜》,更是记载了西瓜子沿街叫卖的情形:
侧侧春寒轻似水 , 红灯满院揺阶所 。
漏深车马各还家,通夜沿街卖瓜子 。
晚清黄钧宰在《金壶七墨》有统计 , “计沪城内外茶楼酒市妓馆烟灯,日消西瓜子约在三十石内 , 外岂复意料可及耶”,“锦州海口税务情形每年全以瓜子为要,系海船载往江浙、福建各省发卖 , 其税银每年约有一万两或一万数千两,或竟至二万两不等” , 到了清末 , “瓜子,岁获约一万五千余斤,除土人用营销潦河口汉口无大宗”,可见瓜子消费量不可小觑 。
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曾在19世纪中叶前后旅居中国大部分地区 , 阅历异常丰富,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有直接而细致的考察,他对西瓜子的描绘很多,中国人对西瓜子的喜爱更让他惊诧,他在书中夸张的将中国比作是“啮齿动物王国” 。
文章插图
古伯察(1813-1860) , 法国传教士 , 1839年来华,1844年开始了横穿中华帝国的旅行 。上图为其著作《中华帝国纪行》 。
- 古代一刻钟是多长时间?
- 古人为什么喜欢睡瓷枕?
- 猪是如何成为古人主要肉类的?
- 古人住房也是一道难题,名人也要租房住
- 古人得了痔疮怎么办?
- 赤兔马为什么叫赤兔?古人如何给战马起名?
- 什么叫精神慰藉 为什么很多女人喜欢养狗
- 俄罗斯人为何又称白色蒙古人?
- 古人是怎么发现金、银、玉非常珍贵的?
- 古人服装设计有哪些特点?袖子能装东西还不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