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平概况简介,曹操的简短生平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 , 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 , 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 , 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 ,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曹操博览群书 , 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引起轰动和争议 。2012年底,复旦大学用DNA技术确认了曹操家族DNA 。

曹操生平概况简介,曹操的简短生平简介

文章插图
曹操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 。父曹嵩,官至太尉 。曹操自幼机警,既长,喜结交名士 。20岁时,受州郡举荐 , 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 。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 。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1]
后迁顿丘令 , 征拜议郎 。灵帝光和7年(184),改任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颖州黄巾军,迁为济南相 。中平6年(189),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兵败 。后镇压黄巾军,队伍日益壮大,于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都许县,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取得了政治上先声夺人的优势,而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操坚持"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多方延揽人才 。在军事上曹操"自作兵书十余万言",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 。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战中度过的,指挥作战"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 。从39岁至53岁的14年间,他经历50余战 , 先后消灭了杨奉、韩暹、袁绍、袁术、陶谦、吕布,收降了张绣,征服了乌桓 , 统一了北方 。赤壁兵败之后,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战合肥,逐马超,据关中,平定河西、陇右诸地,巩固了北方统一 。在文学上,曹操倡导文学新风,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歌和散文 , 对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公元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 , 专擅朝政 。曹操看不惯董卓的骄横跋扈,于是逃出了洛阳 。到陈留后,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 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 。2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劫掠人民 , 致使洛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 。曹操认为董卓倒行逆施,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应乘机与之决战,于是独自引军西进,结果遭遇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 , 因双方兵力悬殊 , 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 , 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好得到堂弟的救护 。
回到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别向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进军 , 围困董卓,关东诸将并不合作 。他们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不久,联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 。联合军至此解散 。曹操单独去了扬州,在那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 。公元193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曹操在众人推举下出任兖州牧,领兵对抗黄巾军 。曹操“设奇伏 , 昼夜会战” , 终于将黄巾军击败 。曹操将黄巾军的精锐力量收为己用,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实力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