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深意切 , 实则暗藏杀机 。一直以来,关于马谡失街亭,很多人都会将罪责归在马谡身上 。正是马谡的骄傲自大,自恃才高 , 熟读兵法,不听诸葛亮“下寨必 当要道之处”的命令 , 也不听王平“伐木为栅,以图久计”的建议,仗着自己“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几条空洞的兵法,在山上扎营,结果遭到司马懿四面围攻,截断其水道,最终惨败,失去了街亭要地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文章插图
失街亭固然是马谡之错 , 但是诸葛亮也应该为此负责,甚至说是诸葛亮计划里面的一环 。首先是向来知人善用的诸葛亮,为何将位置如此重要的街亭交给自恃才高的马谡 。要知道街亭是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关键,按理说如此重要的位置,要么是诸葛亮自己亲自坐镇 , 要么是派名将魏延去守御 。结果诸葛亮派的却是没有实战经验得马谡,与其说是因为马谡之前所提出的计谋深得诸葛亮之意 , 才为他赢得镇守街亭的任务 , 不如说马谡守街亭,是诸葛亮为蜀国做的人才筛选的一个计划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文章插图
诸葛亮的北伐除了最直接的北伐的目的之外,还有对人才挖掘的想法 。当时的蜀国经历了夷陵之败,损失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除了从原有的几个内部集团挑选之外,诸葛亮也想通过北伐招揽一些其他地方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北伐将原有一些有所缺陷的内部人员淘汰掉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文章插图
马谡就是这么一个需要经过“考试”的人员 。其实诸葛亮对于马谡还是非常看重的,只是刘备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宜深察之” 。按理说刘备的临终之言,诸葛亮都会听 , 但唯独是否重用马谡这件事上,诸葛亮犹豫了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文章插图
最终诸葛亮还是决定给马谡机会 。于是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几次对外征战都有将马谡带到身边 。诸葛亮南征苗疆之时 , 马谡奉后主之命劳军,诸葛亮问南征的取胜关键,马谡给出了“心战为上”的正确答案,随后诸葛亮发出了“幼常知吾肺腑 ”的感叹,充分肯定了马谡的才华,并留马谡作了参军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文章插图
在南征成败的关键之际,孟获之弟孟优来投降,诸葛亮借此对马谡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察 。不过这次诸葛亮只是:回顾马谡曰:“汝知其来意否?” 这跟马谡刚来苗疆时,诸葛亮主动直接提问的态度有所不同 。稍显被动,又略带故意 。所幸的是,马谡再次给了诸葛亮满意的回答,诸葛亮抚掌大笑曰:“汝之所见,正与吾同” 。虽然这次诸葛亮也肯定了马谡,但是却不是很热情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文章插图
马谡第三次提出建议之时,是在司马懿被任命总督雍州、凉州等地兵马时,孔明大惊 , 担心司马懿将部队训练好,对蜀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这个时候,马谡主动献上反间计,诸葛亮听从了诸葛计策,最终使得司马懿失去了兵权 。解除了蜀国的最大威胁 。但是这次诸葛亮却丝毫没有给予马谡肯定,只是从之而已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意思,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历史上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