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鲁仲连的早期活动中,他是以口才超群、谈锋机警的“辩士”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但他和一般的辩士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稷下学宫中的“天口骈”田骈、“谈天衍”邹衍等人大多务虚谈玄,斗嘴诡辩,将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到尽致 , 而鲁仲连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 为现实而辩 , 为国事而辩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把爱国挂在嘴上,言必行,行必果 , 将自己的辩才直接应用到帮助田单收复失地,光复齐国的斗争实践中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横扫齐国,半年内攻下齐七十余城,除莒和即墨两城外,齐国广大地区惨遭沦陷 。五年后,即墨守将田单率军民众志成城,顽强抵抗 , 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并乘势以摧枯拉朽之势进行了战略大反攻,“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就在复国形势一片大好之机,距鲁仲连居住地不远的狄邑(今高青县高城镇)成了田单难啃的硬骨头 。在攻打狄邑之前,鲁仲连断言田单短期内攻不下狄邑 , 结果鲁仲连的话不幸言中,狄邑三月不克 。田单既苦恼又奇怪 , 就去向鲁仲连请教 。鲁仲连直言相告田单,过去在即墨时是“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上下一心,同仇敌;而现在呢,随着地位、境遇的变化,田单“黄金横带”,只顾养尊处优,“有生之乐,无死之心”,不再身先士卒,不再不怕牺牲了,所以小小狄邑就成了“拦路虎”,久攻不下 。田单听了鲁仲连切中要害的分析后,恍然大悟,回去后亲临战阵,挥旗擂鼓,一举就攻克了狄城 。过了不久,田单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鲁仲连的故乡——聊城城下 。由于燕国大将负隅顽抗,垂死挣扎,田单攻城很不顺利 。正一筹莫展之机,鲁仲连来了 。因为鲁仲连精通势数,对当时齐、燕两国的局势和燕将的性格、心理分析透彻,把握准确,所以鲁仲连提笔给燕国大将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里,以“攻心为上”,“擒贼先擒王” 。在这封信中,鲁仲连先是结合齐、燕两国的局势,谆谆告诫燕将死守孤城是非忠、勇非智;又站在燕将的角度上,分析归燕、降齐的不同好处;最后又用曹沫和管仲的例子指出“行小节,死小耻”是不明智的做法,劝诱燕将以“小节”而成“终身之名”,以“小耻”而立“累世之功”,放弃聊城 。结果,鲁仲连说到心坎里的一番话令燕将心服口服,罢兵而去 。就这样,鲁仲连用语言攻下了聊城,一箭书退敌百万兵,创造了中国军事史和论辩史上的奇迹 。(事见《战国策·齐策六》)从鲁仲连帮助田单攻狄、复聊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出,鲁仲连不仅仅是聪慧过人、才智非凡的语言大师,不仅仅是善于排患解难、解人缔结的及时雨和热心肠,而且更是一个急公好义、有着强烈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救民于水火的平民爱国者 。他生于聊,居于狄,对聊城人民和狄邑人民感情深厚;他生逢国家败亡、山河破碎的乱世,对光复祖国充满期望;是他两次出山,助田单一臂之力的心理内因 。
鲁仲连不仅在破燕复齐的进程中出奇谋 , 立奇功,为光复祖国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当时的国际外交舞台上,也能时刻以齐国利益为重,扶危济困,仗义直言,一展齐国高士的风采 。其中“痛斥辛垣衍,义不帝秦”的事迹广为后世传颂 。据《战国策·赵策三》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周赦王五十七年(前258年),秦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扩张疆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魏安王得到这个消息后急忙派大将晋鄙火速驰援赵国 。秦昭襄王得知魏出兵救赵,写信恐吓魏王 , 扬言谁救赵先攻击谁 。魏王收信后救赵决心发生动摇 , 命令晋鄙留兵于邺(河北滋县南;另一说是汤阴) 。既摆出救赵的姿态,又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他还派魏将辛垣衍秘密潜入邯郸,想通过赵相平原君赵胜说服赵孝成王一起尊秦为帝,以屈辱换和平,以解邯郸燃眉之急 。平原君在内忧外患灾祸频仍的情况下 , 乱了方寸 。正在这紧急关头,在赵国游学的鲁仲连出现了 。
- 鲁智深有两个绰号一是花和尚另一个是啥他还为绰号打过架
- 为什么禁鲁班书「学习鲁班书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揭秘禁书的背后原因」
- 鲁迅吃瓜动物「獾我就是鲁迅笔下爱吃瓜的猹」
- 电的利弊酷刑的演绎
- ig还是王思聪的战队吗,王思聪和鲁豫
- 鲁迅同名小说祥林嫂 祥林嫂的死因有哪些
- 为什么说维特鲁威人好污
- 鲁隐公:鲁国第十四任国君,因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有哪些才能?
- 鲁豫为何越来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