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战国后期齐国人,今聊城市茌平县冯官屯镇望鲁店人 。他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却视富贵如草芥、功名如浮云 。《史记》记载他的故事,李白把他视作千古知音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古城聊城县署内的一尊雕塑讲述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再次引发对这位聊城高士和聊城厚重文化的关注 。
文章插图
射书解聊城之困
战国时期就有高士之名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聊城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范景华介绍 , 鲁仲连,又名鲁连、鲁连子 , 战国后期齐国人,今茌平县冯官屯镇望鲁店人,是地地道道的聊城人 。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半年之内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 , 惠王即位,因与乐毅有嫌隙,将其免职,改任骑劫为大将 。齐国大将田单以‘火牛阵’取得即墨大捷后,数月之内收复被乐毅侵占的绝大多数城池,但因惧怕谗言担心被杀而不敢回国的燕将燕冲固守 , 田单围困聊城年余久攻不下 。”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就这样被范景华娓娓道来:正在田单陷入困境之时,鲁仲连来到聊城 , 他修书一封,命齐国官兵射入城中 , 这就是著名的《遗燕将书》 。
在《遗燕将书》中,鲁仲连首先指出燕冲固守聊城不忠、不勇、不智,接着分析齐军必胜的形势,指出或归齐或回燕两条路,最后以管仲、曹沫的历史功业和经验为例,说明人太拘小节难成大器的道理 。言辞恳切,感人肺腑,以至于燕冲反复阅读 , 大哭三日不绝 。
范景华说,对于燕冲最终的选择,《史记》和《战国策》的说法不一 , 他更赞同《战国策》中的记载——燕将拔剑自刎,田单趁乱收复聊城 。此时的鲁仲连,则辞爵不受 , 逃隐于海上 。
范景华说,鲁仲连的另一人生亮点是“义不帝秦” 。秦国攻赵、赵国危难、辛垣衍游说赵相平原君劝谏赵孝成王尊秦王为帝、以换取秦国撤军,在平原君犹豫之时,鲁仲连义正言辞痛斥秦国的不义,他慷慨陈词,震动朝野 。他的大义凛然极大地鼓舞了赵国的士气 , 最终让秦军退去,当平原君要封他官位 , 他毅然辞而不受,送他千金,他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
除了《史记》、《战国策》, 鲁仲连的行事述略 , 在《太平御览》中也有明确记载 。在他早期的活动中,他以口才超群、谈锋机警的形象立于世人面前 , 但和一般的辩士不同的是,他多为国事而辩 , 言必行,行必果 。在他所在的当世,就有“高士”之称 。
文章插图
历代文人仰慕盛赞
诗仙李白视他千古知音
鲁仲连射书解聊城之围、义不帝秦及其在功名富贵毫不动心的人格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司马迁说:鲁仲连“好奇伟俶傥之画策 , 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
《史记·索隐述赞》说:“鲁连达士 , 高才远致 。释难解纷,辞禄肆志 。齐将挫辩,燕军沮气 。”
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其三云:“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 , 遭难能解纷 。功成恥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緤 , 对珪宁可分?连玺燿前庭,比之犹浮云 。”
就连狂放不羁、笑傲王侯的诗仙李白,也写诗将他视作千古知音:“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谈笑三军却 , 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李白还曾赋《咏鲁仲连》诗,“齐有倜傥生 , 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意轻千金赠 , 顾向平原笑,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 。
- 鲁智深有两个绰号一是花和尚另一个是啥他还为绰号打过架
- 为什么禁鲁班书「学习鲁班书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揭秘禁书的背后原因」
- 鲁迅吃瓜动物「獾我就是鲁迅笔下爱吃瓜的猹」
- 电的利弊酷刑的演绎
- ig还是王思聪的战队吗,王思聪和鲁豫
- 鲁迅同名小说祥林嫂 祥林嫂的死因有哪些
- 为什么说维特鲁威人好污
- 鲁隐公:鲁国第十四任国君,因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有哪些才能?
- 鲁豫为何越来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