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图片
二〇二二年四月 , 澳大利亚中国传统文化协会会长李松石(第一排中间)于澳大利亚“第四届中国传统国画学习班”进行现场教学 。 受访者供图
【中国书画|千年风雅 文脉相继(侨界关注)】“造化有功力 , 平分归笔端 。 ”中国画植根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之中 , 历经萌芽、发展、成熟等不同阶段 , 形成了融合中华民族文化修养、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完整艺术体系 。
近年来 , 在许多华侨华人和海外书画艺术协会的共同努力下 , 中国书画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千年底蕴 意境高远
谈及为何会在海外传播中国书画艺术 , 澳大利亚中国传统文化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副主席李松石说:“我深深沉醉于中国书画蕴含的哲学思想与艺术张力 , 希望通过传播书画艺术让世界了解中国 , 帮助华侨华人增进对自身文化的认知 , 将中国书画艺术发扬光大 。 ”
旅美青年画家黄灼沂表示:“我选择在海外传播书画艺术 , 是为了尽我所能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 在学习书画时 , 我们常提到‘画外功’的重要性 , 这就要求我们借鉴其他文化的艺术理念以丰富自我修养 。 我希望不断开拓艺术视野 , 创新艺术形式 , 用作品展现中国书画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 。 ”
“天青色等烟雨 , 而我在等你 。 ”书画艺术是萦绕在心的乡愁旅思 , 是回味不尽的青葱岁月 , 亦是改变人生的一场邂逅 。 在一代又一代海外艺术家的影响下 , 越来越多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震撼心灵的魅力 。
李松石说:“2019年 , 我参加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举办的现场绘画大赛 。 当时 , 全体参赛人员只能使用统一的丙烯颜料和画布 , 我习惯的宣纸和毛笔统统派不上用场 , 这使我感到很大压力 。 幸而平日的书画创作培养了我静思冥想的习惯 。 我迅速想好对策 , 使用了齐白石老先生的红花墨叶写意画法 。 我将笔尖蘸上墨色 , 摒弃心中杂念 , 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 当作品完成 , 所有评委不约而同起立鼓掌 , 一致宣布我的画作胜出 。 即使没有笔墨纸砚 , 中国画的高远意境也能使其在众多西方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 。 这场比赛体现的不仅是我个人的优胜 , 更是中国书画艺术赢得世界认可的缩影 。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中国书画艺术博大精深 , 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 。
谈及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 , 李松石认为:“中国画赋予画家很大的想象空间 。 三山五岳跃然纸上 , 花鸟虫鱼尽显生机活力 , 梅兰竹菊亦有品格气节 。 中国画承载着国人心中含蓄隽永的浪漫 。 画家把澎湃的激情、深刻的思考、高远的意境倾注于作品之中 , 与观者进行跨越时空的艺术交流与思想对话 。 中国画善用各种皴法、线条、点面 , 营造出或静默幽深 , 或缥缈空灵 , 或浓墨重彩 , 或清新淡雅的画面 , 使观者感受到可居可游的优雅意境 。 ”
黄灼沂认为 , 中国画的魅力主要在于“传神”二字 。 他说:“所谓‘传神’ , 就是相比于物象的外在表现 , 更强调物象的内在精神 。 这种‘传神’并不是脱离物象 , 而是专于形、美于神 , 从而达到神形兼备 。 ”
正因为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 李松石坚定了在海外教授中国书画的信念 。 他说:“20年前我移居澳大利亚时 , 很多当地居民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不仅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书画 , 就连许多中国同胞也受当地教育影响 , 希望子女学习钢琴、素描、芭蕾等西方艺术 。 很多朋友不建议我教中国书画 , 既没有多少收入 , 也会面临巨大的文化差异 。 但我始终认为 , 传播中国书画艺术意义非凡 , 不愿放弃我热爱的事业 。 2007年 , 我开始在悉尼教授中国书画 。 一开始并不顺利 , 很多学生把中国画和水彩画混为一谈 。 为了增进西方学生对中国书画的理解 , 我经常介绍名画背后的趣闻轶事和哲学思想 。 经过我和诸多同仁的不懈努力 , 越来越多当地学生开始学习中国书画 , 对这种古老优秀的艺术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 ”
- 太平天国运动|一座“千年”古寺,一口“诡异”古井,揭开隐藏井底的终极秘密
- 清风|清风徐来!徐波书画艺术展即将举行,展览地点在这
- |等你千年,只此绚丽!
- 玫茵堂|神秘的玫茵堂|藏有中国顶级瓷器,拍卖行趋之若鹜
- 沃斯|最后一站选拔赛:超过16位降级球手争夺最后4个名额中国军团遭围堵
- |沈括《梦溪笔谈》:中国古代科学第一百科全书
- 党总支|湖南化工职院自信学院党总支举办学生书画艺术展
- |宗白华:中国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
- |“诗溪寻宋韵”诗词诵读再现千年余杭苕溪的诗情画意
-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国作家对家庭与婚姻的重新打量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