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法正 , 是刘备手下的非常不错的人 。他虽然在蜀国的地位不低,但是和诸葛亮相比还是相差一点距离的 。可是为什么就有传言说什么“法正不死 , 便无三国”?这是怎么回事?法正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法正确实是后汉时期比较著名的一位人物 。连曹操都说:“吾收奸雄略?。啦坏梅ㄕ埃俊?
曹操在这里用了一个“奸雄”并不是贬义词 , 而是对法正在协助刘备攻取益州和汉中的过程中使用的阴谋的一种肯定,也由此可以判断出法正是哪一类的谋士 。
但由此来说明法正是能够决定后汉三国的走向,以至于“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则是过于夸大了 。
为什么会出现三国,最大的功劳还在于诸葛亮,正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刘备正是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 , 才借荆州,取益州,定汉中,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当然好的战略规划,也要有好的人才及实力前去实施,法正正是取益州,定汉中的最佳人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法正在益州刘璋处为官多年,对刘璋治下的情况极为熟悉,对刘璋的为人也极为清楚 。《孙子兵法》上不是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殚”的说法吗?从益州投靠刘备的法正、张松等人,正是这样的人 , 让他们对付刘璋,那真是得心应手 。因此在张松的献图、法正的预谋下,刘备经过一翻曲折努力,最终取得了益州,实现了刘备有一块自己住着踏实的地盘 。刘备感激法正,就封法正为扬威将军 , 属汉末的从六品官职,而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属正六品官职 。
文章插图
在《三国志》中也说 , 刘备定蜀,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 可见在刘备心中,重视诸葛亮,依然是高于法正的 。汉中之战,经过法正的出谋划策,众人努力,刘备终于打败曹操,占领了汉中 。进位汉中王以后,刘备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尚书令在汉朝属六百石官职,属于七品官职,护军将军属正六品官职,但按次序要排在军师将军之后 。不过这时刘备确实把法正看做了心腹 , 尚书令应掌管着刘备的各项机密要事,相当于刘备的高参和秘书 。但法正第二年便死去了,刘备为此非常伤痛,流了几天泪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没有法正,按照隆中对策,刘备依然要出兵益州 , 依然会与曹操争夺汉中 。法正的谋略战术,只能是加快了取益州定汉中的步伐,如果没有法正,也许还会让刘备找到蜀中其他人 。就当时的形势,刘备取益州已是箭在弦上,占汉中也是战略规划的需要,都是志在必得 。事在人为 。只要有诸葛亮在幕后为之努力,相信刘备依然能取益州得汉中的 。
文章插图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是真的吗】刘备称帝后,封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死后又领司棣校尉,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依重 。后来刘备白帝托孤,让李严做了尚书令、中护军,却让李严永镇永安,其轻重自然可见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当年就封诸葛亮为武乡侯 , 开府治事 , 接着又让其领益州牧,诸葛亮就成了统管内外军政的实际一把手 。对于法正,诸葛亮为是赞赏他的才能的 , 夷陵大败后,诸葛亮就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 , 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陈寿也称“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 , ……正其程、郭之俦俪也?”但是在治民理政上,法正却不懂宽猛相济的道理,刘璋治蜀以宽,让蜀民已是怠慢官府,不尊法守规;刘备得蜀后,法正仍建议诸葛亮要宽刑省罚,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 , 并给他讲了实施严法峻刑的原因,正因为刘璋宽泛治民,现在才应该以猛药治之 。法正有时也不考虑形势 , 曾劝刘备冒然行事 。刘备初入蜀地,人生地不熟,民心未服,在涪陵与刘璋相会,张松和法正都劝在相会时解决刘璋 。就当时情形,刘备区区万人,周围尽是刘璋的势力,冒然在涪陵解决刘璋,必会引起双方斯杀 , 其结果只能是刘备退出蜀地,因此张松、法正不考虑刘备初来乍到,民心未服,就劝刘备解决刘璋,确实有点儿太操之过急了 。法正的人品也不怎么样 , 弃刘璋投刘备已为当时人所垢病,刘备得益州后 , 法正为蜀郡太守,法正就利用手中权力,对以前妨害过他的人 , 睚眦必报,杀害了不少,对有恩于他的人 , 则随意奖赏,以致陈寿在《三国志》中也说他“不以德素称也” 。
- 为什么说董卓不死便无三国
- 揭秘毛文龙不死大明不亡的说法对吗
-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对吗
- 为什么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 诸葛亮和法正关系怎么样?是比较好还是说不太理想?
- 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有何含义?
- 霍氏不死虫真的存在么
- 韩信为什么被封三齐王五不死
- 为什么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 法正与诸葛亮谁的军事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