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 , 提到的最多的可能救是明朝,清朝,唐朝 。但是似乎晋朝却很少提到,这是为什么呢?晋朝也算是一个大的朝代,但是似乎魏晋南北朝都提到的非常少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吧!
![晋朝为什么很少提到](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055I434P-0.jpg)
文章插图
1、晋朝的位不正,为后人所不喜晋朝以前的三国时期是大家最钟爱的历史时期,自然 , 这依赖于通俗文学《三国演义》的散播 , 在小说集中,晋朝的具体创立者司马懿被描绘成掩藏着的阴谋家 。
司马懿和小说集上半部分描绘的三国英雄们对比,除开聪慧高一些外,在其他社会道德层面,尤其是古代人和当代人都喜爱的“忠”这一方面,确实是太失分 。
【晋朝为什么很少提到】司马懿的个人行为立即降低了大家对司马家的印像,他的小孙子司马炎是禅让 , 前边的曹丕也是禅让,但曹家伟业的创始人三国曹操是在危机时刻解救了汉代,即便 夺了别人的江山,也算得上说得过去 。
可司马家是以曹操到曹丕,再到曹比跻皇制聘裉岚纹饋淼拇蟪? ,司马懿在竞技场上的取得成功也是取决于曹家做好的功底,曹家并沒有抱歉司马懿和他的子孙后代 。
可司马家依然协同名门调阀夺了曹氏的江山 , 司马炎的禅让远远地不如曹丕的禅让的认可度 , 也开过大臣借助诡计夺取江山的疑罪从无 , 得位这般歪斜 , 后代不容易激励和喜爱 。
![晋朝为什么很少提到](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055I43519-1.jpg)
文章插图
2、晋朝等级森严,不值得提倡有句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就是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 , 晋朝延续的是曹魏时期制定下来的“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本就是和司马氏同样成分的世家门阀搞出来的 。
到了晋朝时,更是严格执行这种等级制度,根据人的出身规定官爵,上等世家做一品官 , 中等世家做三、四品官,下等世家做更低级别的官,寒门就别想了,只能给世家做牛做马 。
这种制度遏制了底层人民的上进心 , 把阶级固定,也遏制了人才的涌现,从制度上来说,是一种倒退 , 后人避谈这种开历史倒车的王朝也是很正常的 。
![晋朝为什么很少提到](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055I42913-2.jpg)
文章插图
3、晋朝丧权辱国,后人羞于提及晋朝在晋武帝司马炎之后,因为皇位继承人选择的不当,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本来也只是和历史上各朝代都有过的皇族争权一样,见怪不怪 。
但晋朝因为内部的争权忽视了外敌,让历史上出现了后人不忍提及的“五胡乱华”这个时代,让汉文明遭受到了无比的屈辱和重创,并且在南渡之后,晋朝皇族毫无上进之心,任由北方百姓遭受欺凌 。
要知道,在晋朝之前的三国乱世,没有统一全国的曹操都还单独抗住了外族的进攻和威胁 , 晋朝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对外战绩上还不如被它取代的曹魏 。晋朝直接导致的“五胡乱华”屈辱史是后人不愿意提及它的最关键原因 。
大多数人对于晋朝的印象估计只有王羲之的字和所谓的“魏晋风流”,晋朝对历史的贡献也大概只有毛笔字和宣纸的广泛推广,形成了专门的书法文化 。至于其它,真是不忍回顾,好在历史始终是滚滚向前的,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旧时堂前谢堂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阶级固化的晋朝就和谢家一样,终究是落魄了,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有汉唐雄风 , 也有刚烈的大明,这么多自豪的时代不提,干嘛要去提一个屈辱的时代?
- 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攻打蜀国
-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 徐妙锦为什么敢拒绝朱棣的求爱
- 廖立为什么被诸葛亮贬为庶民
- 曹操为什么一直不信任朱灵
- 吕布为什么怕张飞
- 曾国藩为什么选择在衡阳练兵
- 牛顿为什么要证明上帝的存在
- 古代匈奴为什么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 蜀汉时期为什么不设立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