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科技史当中,明朝科学家兼思想家宋应星绝对是最具代表性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天工开物》蜚声国内外,是世界的古典科学名著 。书名“天工开物”意思是将自然力与人力互补,通过技术开发万物 , 换言之,即以天工补人工、开万物,宋应星以此表述其技术哲学思想,也用以命名其著作 。
全书十八章包括谷物种植及加工、制盐、染料种植及染色、金属及合金冶炼、酒曲和药曲、珠宝及玉器,几乎涵盖整个国民经济生产领域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制造过程,从中可一览中国数千年来在这些领域内取得的技术成就和发明创造,堪称内容丰富的技术百科全书,在当时世界实属罕见 , 因而在近代东西方各国广为传播并产生良好影响 。
文章插图
1、《天工开物》第一个外国刊本出现在日本,实学派学者佐藤信渊依据天工开物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
《天工开物》首先在17-18世纪传到日本和朝鲜这两个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东亚邻国,从1687年起便陆续由中国商船运到日本口岸长崎,其中新颖而先进的科技知识吸引江户时代日本各界学者注意 , 纷纷引用 。为满足读者需要,1771年大阪出版和刻本,这是《天工开物》第一个外国刊本 。当中所载各种中国技术成果随即引入日本,如沉铅结银法、铜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设计、提花机和炼锌技术等 。实学派学者佐藤信渊依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夫开物者乃经营国土,开发物产,富饶宇内,养育万民之业者也” 。“主国土者宜勤究经济之学,修明开物之法,探察山谷 。若不知领内所生品物,轻蔑天地之大恩……则徒具虚名,旷费天工耳 。”可见他将宋应星的技术哲学思想转化成政治经济学说,是对宋氏思想的一大发展 。昔日日本读书人都能阅读《天工开物》汉文本,所以日文译注本直到1953年才由京都大学薮内清等学者推出并出版 。这是此书第一个外文全译本,1969年起又发行袖珍本,至今已重印二十多次,成为畅销书 。著名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 , 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 。
《天工开物》18世纪传到朝鲜国后,受到李朝后期知识界尤其实学派学者的重视,朴趾源《热河日记》首先向半岛读者推荐此书,以改善本朝农业和农具落后局面 。进士出身的内阁重臣徐有榘,晚年执笔的113卷本巨著《林园经济十六志》和李圭景(号五洲)《五洲书种博物考辨》(1834)、《五洲衍文长笺散稿》(约1857)等重要科技作品中都多次引用《天工开物》,受惠于宋应星的力作 。李朝学者多精通汉文或以汉文著述,因此没有出现译本 。直到1997年韩国汉城外国语大学崔炷的译注本由传统文化社出版,附汉文原文 。
文章插图
2、1830年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丹青》章论银朱部分译成法文,是《天工开物》译成西文之始
18-20世纪《天工开物》又在一些欧美国家传播,在法、英、德、意、俄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大图书馆都藏有此书不同时期的中文本 。其中巴黎皇家文库(今国家图书馆前身)早在18世纪即入藏明版《天工开物》 。1830年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丹青》章论银朱部分译成法文,是此书译成西文之始 。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1832年转译成英文,刊于印度《孟加拉亚洲学会学报》 。从此儒莲成为《天工开物》西译的主要推动者,1833年他将此书制墨及铜合金部分译文发表于法国权威刊物《化学年鉴》及《科学院院报》 , 旋又译成英文和德文 。宋应星作品之所以受重视 , 因其中所载产品性能优良,欧洲人想仿制以减少从中国进口,但不得制法要领及配方 , 正好《天工开物》提供欧洲人想知道的技术信息 。
- 猪八戒真的很弱吗 天蓬元帅实力到底如何
- 宇宙12级文明是如何划分的 人类属于第几级文明
- 杨坚和李世民都是篡位,为何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还很高
- 后世为什么对长孙皇后评价很高 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谋反上位,为何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差距甚大
- 历史上蒙家军是如何衰落的 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 1到12月的制定是如何而来的
- 黄金家族如何崛起的
- 宋真宗是如何把封禅弄臭的 至此以后再无皇帝封禅
- 资政新篇的历史地位如何 局限性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