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扫帚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吧,家家户户都在用,这个大少卫生的话,这个东西非常的重要了,最近不是不是马上春节了吗,所以都要搞扫尘,这个时候小编就要想了 , 这个扫尘的扫把又是什么时候用上的呢?这些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1、古人何时用上扫帚
古人其实在商周时就能用上扫帚了,并不是明清时期哦,这就早了很多很多很多年了,所以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古人是在商周时期就能用扫帚的哦,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商周时期!
![古人何时用上扫帚](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124554BR-0.jpg)
文章插图
2、扫帚的介绍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国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 。他想 , 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 , 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 。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 。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 , 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 , 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肤的别名 。
3、扫帚的发展历史
帚的历史久远,常见于各文化中 , 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中国,常见于生活中所用的工具 。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 , 有个叫少康的人 , 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 。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 , 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做成了第一把扫帚 。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 。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
![古人何时用上扫帚](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1245543Y6-1.jpg)
文章插图
扫帚与笤帚有所不同 。扫帚一般指用竹子做的那种大的,用来打扫院子及面积大的场地及马路 。而笤帚一般指用高粱头扎的较小的那种,用来打扫屋子 。
在西方的魔法中,扫帚是一种飞行工具 , 一般有巫师驾驶 。骑在扫帚把上 , 扫把朝后,据说可以飞上空 。
4、扫帚的国际现状
今天 , 欧洲、亚洲以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一种用高粱秆做的扫帚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为了发展农业提倡种高粱,于是,高粱的栽植遍及美国 。有一天,哈得里的一个老农夫需要一把新扫帚,他砍些高粱秆,用绳子扎了一个,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争先效仿,开始用高粱扫帚,从而使美国出现了高粱扫帚制造业 。直到现在,扫帚仍在应用 。许多功能则已被吸尘器代替 。
![古人何时用上扫帚](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1245542R8-2.jpg)
文章插图
5、扫帚的制作方法
扫帚用的原材料有高梁穗、金丝草、竹梢、扫帚草等 。家用通常是塑料扫帚 。
凡扎小头或大头的管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将其籽粒摔净,去掉叶鞘及箭杆下面的节,然后把中散穗同直千穗(中间有硬芯)分开,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在扎笤帚时做外皮,直千的糜子做骨架用 。然后把挑选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秆用手工刀破成两半 。将准备作笤帚芯的直千穗的箭秆从穗头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秆可留作串盖帘用,笤帚把的中间可用一般秫秸充填 。再将整理后的糜子平铺在硬实的地面上,用石磙子碾压,压软为止 。再将糜子用水湿润(将糜子放在盛水的缸中或掸水、沾水),湿润时间约1小时左右 。
准备好扎结笤帚的用具 。做一把笤帚需要糜子0.5公斤、铁丝7百克 。取一根长四米、粗3~5毫米的油钢丝绳,将其一端系在屋内的一个往脚或门框上,另一端系在走杆中部 。走杆后面一端系一条宽7-10厘米、长80-90厘米的胶板带,另一端是可挂可摘的环勾与走杆一端相连 。在扎笤帚时,将走杆带系在腰上,取3~4棵芯糜子 , 再拿4根皮糜子 , 夹一根作秸,用油钢丝勒紧,压入22-25号铁丝勒第一道,每道绕两圈铁丝 。第二道拿4根芯糜子、2根皮糜子、1根秫秸,续在第一道后边,勒法和第一道相同 。第三、四道同上 。第五道即最后一道拿4根皮糜子、1根秫秸、两边各加四根皮糜子 , 勒两圈,然后向上每隔3~5厘米勒一道 。共勒15~17道 。将扎好的笤帚用刮板会掉糜壳,为了使其色泽光亮、白净、不霉烂,需用硫磺熏蒸灭菌 。其方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半米深的坑,把一块硫磺放在碗里或铁盒内,其坑上用木棍等挡架 , 架上交叉放着笤帚,数量可在百余把,其上盖上塑料布,点燃硫磺后,大约熏蒸1小时即可出售 。
- 古人喝酒碰杯时会说什么 干杯还是千岁
- 古人常用什么洗头发
- 古人是用什么来洗衣服的
- 古人为什么要在井里放乌龟
- 古人夜生活都有哪些娱乐活动
- 古代有牙刷和牙膏吗 古人为何牙齿很少出现问题
- 招果洞遗址推测出4万年前古人食谱有25种肉
- 山西出土5件形似猫爪金饰 古人也撸猫吗
- 中国9人疑似外星人真假揭秘,然来能力出众的古人就是外星人了
- 古人科举为什么宁愿当探花也不愿意当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