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点击以及先进的工艺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古董和文物 。不过由于一些古董文物太过于的珍贵,若是一旦暴露便很有可能受到损坏 。所以很多博物馆都对其进行了仿制 。也就是说,大家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古董文物,有些是仿制品 。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件文物,因为工艺过于复杂,即便以今天的技术也难以仿制 。那这件文物叫什么名字呢?答案就是曾侯乙建鼓底座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

文章插图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提到曾侯乙,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在他的墓葬中 , 曾出土过一套编钟,人称“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不仅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 而且还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除了编钟之外,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建鼓底座也是一件罕见的文物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

文章插图
1978年,随着曾侯乙墓的出土,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加入到了发掘工作中 。而在考古人员清理主墓室编钟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旁边还有一个腐烂的大鼓和神奇的底座支架 。通过翻阅古籍,考古人员得知此物名为“建鼓” 。那什么是“建鼓”呢?据史书记载:“植而贯之,谓之建鼓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

文章插图
这件建鼓底座高50cm,直径80cm,由8对大龙和许多小龙纠结盘绕而成 。每条大龙的头、身、尾部均攀附着数条小龙,龙身上还镶嵌着绿松石 。龙头别着龙身、龙身别着龙尾 , 龙尾又别着龙头 。它们纠结盘绕 , 向上攀爬 。看起来既纷繁变幻,又舒展开朗,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

文章插图
据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这件底座采用传统的铸法制作,但并非一次完成,而是分段铸造,最后再焊接起来 。因为底座上粗壮的龙身绕来绕去,不像其他纹饰那般细小 , 所以分制之后焊接也非常有难度,最后的成形十分不易 。一些专家认为该器把龙饰发挥到了极致 , 冶金专家则认为此物代表了战国青铜铸造艺术的巅峰水平 。因此它也成为世博会上露面的八件国宝之一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 为何无法复制

文章插图
在曾侯乙建鼓底座面世后,有关专家就建议复制个仿品放在博物馆,以免文物遭到破坏 。但由于工艺过于复杂 , 即便以今天的技术手段也无法彻底复制 。一些实力较强的文物仿制单位也不是没进行过尝试 , 但一拿出来就漏了馅,所以该物至今没有仿制品,工艺手段仍旧是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