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7月20日 , 西安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表示从2018年3月份到2019年5月份 , 为了配合西安白鹿原水生态中心的项目建设,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开始针对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栗家村西发掘了一处西汉早期墓群 。该项目共发掘古墓葬27座、沟2条,出土器物529件(组) 。
该墓葬中竖穴土圹墓3座,竖穴墓道土洞墓13座,斜坡墓道土洞墓7座,斜坡墓道土圹墓4座 。位于项目用地西北部,编号为M1-M4的墓葬形制较大 。去年3月 , 该发掘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检查,专家组认定此次发掘的M1-M4共4座大中型墓葬为重要考古发现 。
![西安一西汉墓群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墓主的身份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1I1105606-0.jpg)
文章插图
M1—M4位置关系(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最大墓出土玉衣片2200余枚 墓主身份不低于列侯级
【西安一西汉墓群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墓主的身份是什么?】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朱连华介绍 , 在4座大中型墓葬中,M1是由墓道、外藏椁、耳室、墓室构成的东西向“甲”字形斜坡墓道土圹墓,全长54米 。
![西安一西汉墓群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墓主的身份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1I1104J3-1.jpg)
文章插图
M1正射影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墓道平面为梯形 , 东窄西宽,口长34.4米、宽2.5~16.5、底宽2.0~3.5、坡长40米 。外藏椁位于墓道中偏西部,为木椁箱结构,内有四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车马器件组合 。墓道距墓室向东4.0米处有南北对应土洞耳室两个,顶皆已塌,耳室内未出土任何随葬品 。墓室距现地表深15.5米 。四壁内收,从上往下整齐规律地分布着8层“之”字形台阶 。葬具仅可见木椁,为多椁箱结构,由东侧箱、南北边箱及棺箱组成,木椁上下及四周填满积碳 。因盗扰原因,葬式不明 。
该墓出土器物190余件(组) , 器类有陶鼎、盒、壶、房仓、灶、罐、陶饼、舞女俑、伎乐俑、男女侍俑、编钟、编磬、铜镜、盘、弦枘、琴轸、琴轸钥、铁灯、鐎斗、玉握、口含、玉片、煤晶饰、金饰、骨饰、封泥等 。其中封泥有两种,一种为“庐江邸印”,一种为“口郤家丞” 。
![西安一西汉墓群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墓主的身份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1I110FZ-2.jpg)
文章插图
M1出土陶伎乐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M1墓室规模宏大 , 出土了2200余枚玉衣片 , 以及完整的陶质伎乐俑、编钟、编磬组合等,还发现了带有‘家丞’字样的封泥,这表明墓主身份不低于列侯级 。特别是M1椁室内出土玉衣片2200余枚 , 是已知汉长安城周边出土玉衣片最多的一座西汉墓,还发现了连缀玉衣片的银缕 。将来玉衣复原后 , 可为汉代玉衣制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而该墓东侧箱南部出土的一组陶质乐俑,为研究西汉时期祭享乐队的构成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
虽发现有字封泥 但无法判断墓主人身份
既然发现了印有文字的封泥,能否据此判断墓主人身份?
朱连华表示,汉代有赗赙(fèng fù)的传统,即亲朋邻里有丧事 , 为助办丧事以财物相赠,这和现代人“凑份子”的做法差不多,不过古人会用印有自己名字的封泥把赠送的东西封起来 。所以 , 封泥上的名字应该是“凑份子”人的姓名,而不是墓主人本人的身份信息 。何况“庐江邸印”所指的庐江王因造反自杀,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墓葬 。而“口郤家丞”第一个字看不清的,无法判断是什么字 。墓志是在魏晋的时候才出现,汉代的时候还没有墓志 。所以,现在还很难判断墓主人的身份 。
根据位置、规模和时代判断 这些墓葬当属霸陵陪葬墓
- 西安发现长恨歌骊宫是怎么回事?有怎样的历史?
- 长安为何要改名为西安?
- 西安千年银杏在哪
- 西安发现北宋孟氏家族墓地是怎么回事 出土耀州窑还有什么文物
- 西安发现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了什么东西?
- 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发现3500余座古墓
- 八国联军侵华慈溪为什么逃到西安
- 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那么是哪十三朝呢
- 西安是哪十三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