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加九锡的人都篡位了,究竟是不是巧合?

“加九锡”是什么?简单点说可以理解为古代的一种封号、爵位,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 而别的人的封号没那么高但加九锡特别高而已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事情 , 那就是历史上但凡是“加九锡”的人 , 最后基本上都成了“逆贼”,都篡权篡位了,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呢?加九锡在古代究竟意味着多高的地位,是因为在加九锡之后,他们都觉得自己基本上已经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可以不听号令了吗?究竟是加九锡之后都有了谋逆之心,还是本来就有,只不过加九锡让他们更进一步呢?

古代加九锡的人都篡位了,究竟是不是巧合?

文章插图
1.加九锡是什么意思【古代加九锡的人都篡位了,究竟是不是巧合?】加九锡,是九种礼器 , 是古时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锡,在古代通“赐”字 。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 。记载见于《礼记》 。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lù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
玄牡二驷,即黑色的公马八匹 。
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
二曰衣服 。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 鞋)一双 。能安民者赐之 。
三曰乐则 。指定音、校音器具 。使民和乐者赐之 。
四曰朱户 。指红漆大门 。民众多者赐之 。
五曰纳陛 。有两种说法 。
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 , 犹贵宾专用通道 。
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 。
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
六曰虎贲(bēn) 。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
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 , 戟、铩之类 。
能退恶者赐虎贲 。
七曰宫矢 。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 。能征不义者赐之 。
八曰斧钺 。能诛有罪者赐之 。
九曰秬鬯(chàng) 。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孝道备者赐之 。
古代加九锡的人都篡位了,究竟是不是巧合?

文章插图
2.加九锡谋逆是不是必然这应该是一种必然了,因为“加九锡”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种人长期以往一定会对皇位有所窥觊 , 这也是为什么“加九锡”的人最后都篡位了 。九锡的锡在古代通“赐”字,意思为皇上专门赐给诸侯和大臣的九种礼器,它们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在当时这可皇帝对大臣们的最高赏赐了 。
九锡最早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汉平元年(公元四年)四年,朝廷应九百大臣之请 , 赐王莽九锡,象征最高礼节 。四年后,王莽篡夺汉朝 , 建立了新王朝 。继王莽之后,“加九锡”的曹操和司马昭虽然没有篡夺王位,但篡夺王位的意图是众所周知的 。东晋时期,权力大臣权臣桓温也计划篡夺九锡王位,但直到他去世,他也没成功 。
获九锡具有象征意义,是皇帝用来表彰其高尚品格、卓越能力和杰出功绩的大臣 。获得九锡的大臣不仅有类似皇帝的,而且有与皇帝接近的权力,他的地位相当于“副皇帝” 。古春秋时期的霸主 , 如齐桓公,在魁克遇到了诸侯 , 周帝给他鞠躬和骑马 。晋文公打败楚国,周帝给了他弓、马 。这些都代表着周帝对其霸权地位的承认 。
接受九锡的人不一定篡夺王位而成为皇帝,篡夺皇位的人不一定接受九锡 。然而,如果九锡被授予了,篡夺王位就更容易了 。从新王朝的王莽到唐代的李渊,许多有权势的官员都接受了九锡篡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