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为什么消失了?背后有什么原因?( 三 )


顺治时代,清廷翻译出版了辽金元三史、《三国演义》《洪武宝训》《诗经》与《表忠录》 。还从汉文典籍中抽取文章翻译编纂,出版了《劝学文》《御制人臣儆心录》《资政要览》《劝善要言》《范行恒言》《内则衍义》等书籍 。从书名不难看出,这些都属于政治宣教类出版物,皇帝很喜欢 , 普通满人则未必——当时的满人最喜欢的翻译书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塑造了很多满人的价值观,也有很多满人将领直接拿它当兵书来读 。《南宋演义》与《唐代演义》也很受欢迎 。
康熙时代,“文明的搬运”有了专门的机构 。先是在1671年左右设立了“内翻书房”,负责翻译皇帝看中的汉文资料 。1680年,又设立了“武英殿修书处”,在这个机构的主持下 , “凡四书五经已经翻译外,如纲目讲义等有关于治道者,靡不译尽”——这句总结出自康熙之口,它透露了两个讯息:(1)在皇权的支持下,已有非常多的汉文书籍被翻译成了满文;(2)这场文明的搬运 , 局限于“有关于治道者”,是按照皇权的喜好来选择的,普通满人的喜好与需要,并不在考虑之列 。虽然康熙自诩“靡不译尽”,但这种选择实际上等于严重压制了满语所承载的文明体量 。

满语为什么消失了?背后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年间,民间曾出现过满文版的《西厢记》与《金瓶梅》,译者虽未署名,但从序言中“余趁闲暇之时作了修订”(从满文翻译)这类字句 , 可以知道这两本书的翻译并非官方行为 。自然,皇权是不喜欢这种书籍的,满文版的《西厢记》与《金瓶梅》,在乾隆时代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 被皇帝下旨封禁 。
1742年,乾隆下达了一份针对宗室子弟的谕旨 。在谕旨中,他重复了一百年前顺治皇帝的禁令:“前准宗人府、礼部所请,设立宗学,令宗室子弟读书其内,因派员教习清书,其愿习汉书者,各听其便 。今思既习清书,即可将翻译各样汉书观玩 , 著永免其习汉字诸书,专习清书 。尔衙门传示 。”
顺治下达这样的禁令,说明在他那个时代,“宗室子弟”已经出现了不喜满语、专学汉文的倾向 。乾隆重申顺治的禁令,说明这种倾向百年来并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 。原因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更大的文明体量,那里有更多的小说 , 更多的戏曲,更多的游戏……谁会愿意老老实实呆在满文文化圈,只读那些经过官方拣选的翻译版书籍呢?
也就是说 , 从皇太极到乾隆,皇帝们一直在固执地做无用功 。
他们想要保护满语,因为他们觉得满语的存亡与政权存亡密不可分 。他们也知道满语有一个先天缺陷 , 就是“有满语而无满语书”,满语承载的文明体量太小,所以一直在做搬运工,想要将汉语所承载的文明,尽可能多地搬进满语当中 。但在搬运的过程中 , 他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语言的生命力,不在于它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君王的需要,而在于它能够承载多少自由创造与自由表达 。
试想,如果汉语只能承载朱元璋《大诰》里的“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而不能承载《孟子》的“民贵君轻”,不能承载《西厢记》与《金瓶梅》 , 也不能承载赵友钦(元代人)的“小孔成像”实验……当汉语与其他语言发生不可避免的交流与接触,它还会有生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