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是如何训练的?

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段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要要铭记的历史 。今天小编要通过当年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的视角来带大家走进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是如何训练的?

文章插图
1942年夏天,我从陕西老家来到贵阳,成为了黄埔军校第19期的一名学生 。
在经过了漫长的学习和考试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炮科生 。
1943年4月,我来到贵阳防空学校的南厂兵营,接受为期一年的入伍教育 。
这一年时间被分成两个部分,第1部分是为期9个月的步兵教育 , 第2部分才是真正的炮兵训练 , 只有短短3个月的时间 。
步兵训练的9个月里乏善可陈 , 训练内容基本上就是跑操、队列和射击 。一直到了1943年的冬天,我苦苦期盼的日子才终于来到,因为终于要开始炮兵的基本训练了 。
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是如何训练的?

文章插图
黄埔的炮兵训练分为:炮操、马术、观测、通讯、驭法五个部分 。我和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当属马术 。
不过训练马术可不是一上来就给你真马骑,而是先从木马练起 。队里有几匹木马,大小和真马无异,我们每天就在这些木马旁边练习上下马,装水勒,配鞍垫 。
那时候条件十分艰苦,系马的笼头和鞍垫还要我们自己来制作 。当时我们队里有一个西北来的大汉,坐在床上拿着绣花针一阵长吁短叹:我一个粗人 , 哎……
不过抱怨归抱怨,我们还是很快搞定了这项工作,因为只有做好这些基本的行头 , 教官才会带我们进马厩学习擦马 。
擦马同样是一件辛苦的工作 。在数九寒冬里,我们要用干草给马匹来一个全身按摩,从马蹄、马腿擦到马背,再从马背擦到马头和马尾 。
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是如何训练的?

文章插图
一套全身按摩下来,我们和马也就都不冷了 , 只不过马是被擦热的,我们是使力气累热的 。
终于等到了骑马的那天,马场教练让我们骑的却是无鞍马 。马匹因为缺少草料,早已饿得瘦骨嶙峋,骑在马上磨得大腿生疼 。两个小时的快步慢步练下来 , 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到处又酸又疼 。
【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是如何训练的?】不过在骑马的时候可不能怕疼,双腿必须紧紧夹住,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从马背摔下来跌一个狗吃屎,摔疼事?。?面子事大,不光马会跑掉,人也会沾一身的烂泥,实在是丢人 。
等到熟悉了马匹之后 , 我们才真正接触到炮 。
当时我们训练用的炮是日本制造的三八式野炮,这种炮骨架结实、结构简单,炮车护板前设有两个炮手座位 。
旧中国黄埔军校炮科生是如何训练的?

文章插图
操炮从“放列下架”开始:弹药车和炮分开 , 拉倒炮侧,火炮架尾着地,两块护板放下,装定距离,转动炮口,扳开炮闩 。
从炮闩口往里看,能够看到一圈一圈的炮管膛线旋转延伸到炮口 。
下一步就是装弹 。炮弹很沉,弹体呈暗黑色,药筒呈黄色 。把炮弹装好,关上炮闩,听到方向手和高低手各报一声“好!”击发手一拉击发绳,伴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轰鸣,炮管猛地往后一坐,弹头就被发射出去了 。
三个月的炮兵训练很快结束 , 1944年,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军官养成教育 。
由于国家贫弱,我们的火炮只能依赖从外国进口,因此每一门火炮都十分珍贵 , 我们每一名学生都将火炮视为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