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公主基本上都不是真公主,难道他们不怕被发现吗?

其实很多所谓的古代的和亲公主,我们也能看出来,她们并不是真正的公主,都是从其他的地方,或许是王公贵族的女儿 , 或许像王昭君那样是宫女 , 因为和亲才被封为了公主,然后远嫁异域 。不过,这样嫁过去的“公主”,虽然名义上是公主 , 但实际上并不是,难道他们就不怕被发现吗?为何要这样做呢,有没有真正的公主成为和亲公主的呢?

和亲公主基本上都不是真公主,难道他们不怕被发现吗?

文章插图
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有近二十个和亲公主 。不过 , 这近二十个和亲公主中,几乎没有一个公主是“真公主” 。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个公主是皇帝的亲女儿 。包括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都不是皇帝亲生的 。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宗室女,历史上甚至连她的籍贯、她的父母是谁 , 都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这个所谓的“宗室女”,其实是值得怀疑的 。
公主是假的,显然就是一种欺骗 。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只要是欺骗,迟早是会被人发现的 。一旦发现,性质肯定相当严重,重燃战火,那是绝对的 。
可是 , 为什么在整个唐朝时期,就没有一个与唐朝和亲的国家,提出“假公主”问题呢?难道他们都不知道“假公主”的事情吗?
我认为 , 那些与唐朝和亲的国家,肯定都知道是“假公主”的 。那么,既然都知道是“假公主”,为什么不弄点事情出来呢?
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一些考虑 。
和亲公主基本上都不是真公主,难道他们不怕被发现吗?

文章插图
一、公主实际上并不假 。
有人可能会说,你刚说是“假公主”,现在又说公主实际上并不假 ,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 。因为不管这个出嫁的女子是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在和亲的时候,皇帝都要认他为女儿 。“养女”“义女”和女儿是同样等级的,在待遇上一般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既然这个女子已经被认定为皇帝的女儿 , 谁又敢说不是呢?比如被和亲的国家的国王,他说,不对,你嫁过来的不是真公主 。唐朝皇帝就问他,哪里不对?难道这不是朕的女儿吗?难道朕的女儿不叫公主吗?这样一问,被和亲国家的国王 , 就回答不上来了 。失礼的就不是大唐的皇帝,而是被和亲国家的国王了 。
和亲公主基本上都不是真公主,难道他们不怕被发现吗?

文章插图
二、和亲只是一种外交形式 。
实际上,被和亲国家的国王们,并没有觉得唐朝的公主有多高贵,能娶到唐朝的公主,有多么的幸福 。所有的这种感觉,其实都是唐朝的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 。在这些国家,他们的主体思维,绝对是说自己不错,对自己很认可 。外国虽然很厉害,但毕竟是外国 。
他们之所以要和唐朝和亲,其实是一种“说辞”,或者说要达到一些目的 。什么目的呢?
一是他们缓和与唐朝的关系 。毕竟已经是亲戚了,既然是亲戚,两国之间的关系就缓和了,就不可能再闹太大的摩擦了 。
二是有人质在自己手里 。一旦把公主嫁过来,这些国家就有人质了 。手里有了人质 , 唐朝想打他们就会投鼠忌器 。有人可能会说 , 才不会呢,公主不是假的吗?但不管是真的假的,唐朝皇帝既然已经认可是自己女儿了,要是一点都不管其生死,别人也会笑话他的 。
三是可以获得赏赐 。和亲也就建立了宗藩关系 。既然是宗藩关系,藩国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宗主国要赏赐 。这是中国古代宗藩关系的规矩 。既然如此,这个女子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都无所谓了 。因为要赏赐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