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登月在路上是什么意思

新中国的成立已经是迎来70周年,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已经走过了63个春夏秋冬,其中关于探月工程的一个个里程碑更是让人瞩目 。过往回首,这么些年过去了,它的每一幕依然是让人激动的 。长征、东方红、尖兵、实践、风云、神州、天舟、天宫、张衡、嫦娥等等这些航天任务单上别致的名字已经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了,而背后的成就更是不可思议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这70年来中国的探月工程是怎样的吧 。

70年登月在路上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第一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5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绝对核心机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核心创始和命名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V2火箭及其总师冯·布劳恩审问组成员、美国空军顾问/上校、卡门·钱公式和钱学森弹道命名者——钱学森博士 , 要回去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搞“航天” 。
在此之前,苏联和美国通过强大的技术积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航空航天人才的唯二选择,回到中国基本意味着钱学森要放弃他的辉煌学术生涯 。但也正是他的归来,给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带来了航空航天发展的最宝贵机会 。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 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中国航天正式起步 。
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起飞;
1966年,中国第一枚装载核武器的导弹起飞;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枚火箭起飞,成功将首枚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正式标志着“两弹一星(导弹、核弹、人造卫星)”事业取得全面成功 。由于独特的轨道设计和日月引力摄动影响,49年后的今天 , 东方红一号依然运行在环绕地球轨道,成为见证中华民族历史性跨越的不朽丰碑 。4月24日,也因此成为中国航天日 。
钱学森不仅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更是因为他的卓越贡献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仅颁发一位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伟大荣誉 。
70年登月在路上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第二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如果说最早期的中国航天背后还有苏联支援,那么随着上世纪60年代的国际形势变化,苏联专家和投资全面撤离 。从发射基地到运载火箭,中国航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尚未从襁褓中踉跄站立,便被迫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
1958年建成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尚未正式启用 , 中国却不得不开始将国防和重工业做战略性转移 。依靠自己的力量 , 中国先后在1967年、1970年开始建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这三大卫星发射中心,成为支撑日后中国航天发展的根本基石 。
长征火箭的命名,来自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即将结束万里长征时毛泽东所做的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我国的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寓意火箭事业一定会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任何艰难险阻 , 到达胜利彼岸 。
用红军走过的漫漫长征路来形容长征系列火箭家族的发展历程再恰当不过了:长征一号火箭两次成功发射后,中国面临着新型火箭完全空白的情况 , 必须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攻坚克难 。但几十年内 , 中国航天人坚持“两弹一星精神”,又独立自主发展出了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以及后来的五号、六号、七号、十一号系列 。“长征”成为覆盖发射各种轨道、多种载荷的庞大火箭家族 。
1970年到2007年的37年内,长征系列火箭突破100次发射大关 。而突破200次大关 , 仅用了7年多 。再4年后的2019年3月发射中星6C卫星,已经突破300次大关 。37、7、4,这三个数字代表的是长征火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