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

在中国的几千年文化当中,酒文化站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历史上酿酒与喝酒都是一种非常普片又特殊的社会活动 , 所以说历朝历代对酒的政策都有所不同 。那么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呢?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解释吧 。

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

文章插图
一、为啥要管酒对于国家来说,酒这个东西是不能忽略的 。首先酿酒需要粮食,当口粮不够的时候,国家必然要限制酿酒的活动,甚至发布禁酒令 。
如何平衡酿酒与存粮之间的联系,这是一门学问 。
其次,酒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酿酒业一般都是高盈利的行业 。在古代能够开办酒坊的往往都是富商巨贾 , 财富在他们手中过多集中对于国家来讲未必是好事 。
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

文章插图
所以国家关于酒的政策产生变动也是利益重新分配的结果 。
最后,酒的属性特殊 。没有它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酒能使人上瘾,饮多会醉会伤害身体,所以人们又将其作为引起祸乱的根源 。
因此 , 历朝历代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酒施行种种不一样的政策 。
二、禁酒的规矩夏、商两朝都是因为最后的君主嗜酒而引发的动乱,尤其是商纣王更是“登峰造极”地弄出了酒池肉林 。所以西周的统治者痛定思痛,发布了我国最早的禁酒令 。

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

文章插图
百姓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有权喝酒 , 而且不可聚众饮酒 , 一旦违反禁酒令就要面临被砍头的危险 。西周的禁酒令是中国第一个制式的禁酒法典 , 也成为后世禁酒的根据 。
而秦国经过商鞅的调理之后,对“酒”更是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
商鞅认为酒是消费品,而且是暴利的消费品,所以讲究国力积累的他不仅禁止百姓酿酒,而且对官方售卖的酒施以重税 。通过这种方式,百姓更多地选择囤积粮食,重税下的售酒业又为国家贡献了巨额的收入 。
作为继承秦朝制度的西汉依旧如此,尤其是汉朝刚刚建立时社会还不稳定,统治者害怕反对势力聚众闹事,甚至规定3人以上无故聚在一起喝酒的就要罚款,数额高达“金四两” 。
历史的车轮到了唐朝,由于商业开始逐渐发达,统治者不可能再简单干脆地禁酒了 。因此 , 政府制定政策:酿酒、卖酒都要进行登记,并对其生产经营规模划分等级 。
【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此时的酒水买卖成为了一种特权,不再是谁都可以踏进的门槛,可是门槛里的“特权户”们也未必轻松 。

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

文章插图
安史之乱后国库空虚,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政府巧立各种苛捐杂税 。酒水产业成为了重点目标,此举直接导致了唐晚期酿酒业的衰败 。
三、经济繁荣的宋代酒水方面的税收已经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 。为了保证收税,宋朝对酒的生产、销售管理非常严格 。
与唐代一样,北宋初年不许私人酿酒 。私制酒曲超过5斤的就可以判处死刑 。后来随着商业越来越繁荣,5斤已经跟不上了时代,于是处死条件上升到了15斤 。
但严格的政策拦不住商业的发展,为了获得酒税利益的最大化,宋朝干脆由自己出生产原料和销路,酒户租来官府的酒坊负责生产 。

我国古代为何要对酒进行管控?哪个朝代管控的最严?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