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制度,技能保证工作人员的晚年生活,还能解决因年龄大而导致工作效率变低的问题 。不过退休制度可是经过了千年的时间才演化出来的,和古代人相比的话,现代人退休后的待遇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退休这种说法的,除非是让皇帝给辞官了,不然终身劳动 。那退休制度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实现的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

文章插图
七十才退休,但在古代那是“古来稀”【我国古代官员什么时候能够退休?】其实退休这码事,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就有了 。只不过那时候不叫“退休”这个词,叫“致仕”、“致事”、“致政”等词罢了,《春秋公羊传》就记载着“退而致仕”,啥叫“致仕”呢?“还禄位于君”,把权力交还给君王 。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只有官员才有“退休”一说的,因为只有官员才有资格将权利交还给君王,其他阶层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所以也就无退休一说 。
古代多大岁数才允许退休?《礼记·曲礼》做了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事” 。也就是说,官员七十岁了才允许退休 。七十是个什么概念呢?“人生七十古来稀” , 七十在古代是“古稀”之年 , 能活到这个岁数的太少了 。学者林万孝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估算:周、秦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 , 清代33岁;杜甫作诗《羌村三首》说“晚岁迫偷生”,其时他做这诗时才46岁,就已经是“晚岁”了;而另一个大文学家苏东坡,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 , 这个“老夫”也只不过38岁而已 。当然 , 如果不算上婴儿的夭折率和战争的因素,按《人口论纲要》文献估算,古人平均寿命能达到60岁左右 。“六十花甲子” , 民间传说如果活到六十岁还没有去世,要被埋进“活坟”的 。虽是传说,但从侧面证明古人活的岁数很低 。

文章插图
七十岁退休,按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年龄算,也太晚了 。没有几个人能享受得到,享受到的 , 也享受不了几年 。所以古代的官员,很大一部分人是“终身制”,没有熬到这个岁数,就故去了 。
既然《礼记》上做了规定,汉朝直到元朝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朝廷都遵循了这个规定 。到了明清两朝,大概觉得七十这个岁数太高了,天子仁慈,将官员的退休年龄降了下来,“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六十岁退休,和现在一样了 , 比较合理 。级别小的官员,退休年龄还可以提前,如清朝规定“参将为54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可以退休 。按当时的平均寿命,这个退休年龄是相对比较合理了 。
韩愈首提“退休”,宋人待遇最好“退休”这个词语,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一文中就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这是文献记载的关于“退休”一词的最早记录 。韩愈“发明”了退休一词后,后人用之 , 渐渐流行开来 。《宋史·韩贽传》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的语句,这比韩愈晚了几百年了 。

文章插图
关于退休的待遇,各朝各代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汉代 , 岁数达到七十岁,官员达到一定级别(年薪两千石以上)的,退休后可领取在任时俸禄的30%作为退休金 。低于这个条件是没有退休工资的 。年薪两千石是个什么概念,汉代的“太守”就年薪两千石,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 。本来七十就“古来稀”了 , 级别上再卡到省部级 , 古代的官员又少,所以能享受到退休待遇的干部并不多 。
- 古代人到了夏天都喝些什么饮料呢?
- 古代人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
- 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遗址
- 我国目前唯一与武则天有关系的文物是什么?一农民挖出的铜片
- 蜀道对于古代人来说有多重要?为何难于上青天?
- 长安城在古代有多繁华?唐朝长安的“坊”有什么作用?
- 古代的“黄门郎”是什么官职?
- 我国古代女子私人用品有哪些?
- 古代为什么有乳娘?为什么母亲不亲自抚养孩子?
- 古代死刑犯若是不想死该怎么办?有四种情况可以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