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

说到这个柏举之战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也算是古代军事上的一个以少胜多的成功战力 。吴国的3万人马赢下了楚国的20万 。不得不说,这一战还是非常成功的 。那么楚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优势还能失败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1、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柏举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06年,交战的双方是长江中下游的吴国与出于南部的楚国,交战的根本原因是:争夺长江、淮河一带的霸权 。这场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远程奔袭作战的典型案例,吴国三万军队远赴楚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原因包括:
楚昭王建立的楚国内政腐败
楚昭王继位后,好逸恶劳,对内贪图享乐,使得国库空虚 , 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而耽于享受,对于军事、国防不够重视,是导致楚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
与周边国家不合
春秋时期,楚国是兼并国家最多的,这得益于富庶的地理环境,也得益于历代国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而在楚昭王年间,其邻国蔡国、唐国,分封倒戈,与晋国、吴国结盟,使得楚国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 。
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阖闾领导的吴国兵多将广
一个国家军事的强盛,在于令行禁止 。此时的吴国可谓如日中天,麾下既有像伍子胥这样的谋士,也有孙武这样的兵法家,想不成功都难 。
吴国采用灵活的战术
有好的帅才领导军队,可实现运筹帷幄之中 , 决胜千里之外的作用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 在孙武、伍子胥的计策下,吴国首先对楚国偷袭,乱了他们的阵脚,然后奇袭楚营,斩掉楚将,作战方法上的灵活为吴国取得了战略上的先机 。
2、柏举之战爆发的原因前506年秋天,楚伐蔡,蔡向吴国求救 , 同时唐国国君早已愤恨楚国的侵凌和勒索 , 故表示加入吴国方面 。虽然两国弱小,但战略位置极重要,吴国遂因此制订避开楚正面、战略迂回、直捣腹心的计划 。冬天 , 吴王阖闾带领伍员、孙武、夫概、伯嚭,倾全国30,000水陆大军[来源请求],趁楚国连年作战 , 东北部防御空虚,经淮河进袭楚国,攻至淮汭,吴军弃舟登陆 。
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阖闾以3,500士卒为先锋 , 在蔡、唐军队带领,突击楚国,兵不血刃通过了楚国北部三个重要关隘,一直杀至汉水东岸 。楚昭王得知吴军突袭,仓猝派了令尹(即相国)囊瓦、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率200 , 000大军[来源请求]进抵汉水对峙吴军 。
楚军良将沈尹戍建议囊瓦率军沿汉水西岸阻挡吴军,由自己北上方城,征调楚军,迂回至吴军背后 , 毁坏吴军的舟楫、阻塞三关,然后前后夹击,打败吴军 。囊瓦接受,沈尹戍遂率兵北上 。但在沈尹戍北上方城 , 囊瓦受到大夫黑、史皇的挑拨,贪功之下贸然率兵进攻吴军 。
吴军见楚军主动进攻,正好步入吴军的设想,于是实施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战略 , 主动由东岸后退,囊瓦率军追击,由小别山至大别山之间连续交战三次都失败,楚军士气低落 。吴军见楚军陷于被动 , 于是与楚军决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