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东坡词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此词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 , 苏轼被贬黄州时无田产苏州 , 只熙宁七年(1074)曾于堂州宜兴置田产 。
苏轼此词乃徐君猷过访的第二天酒醒之后见大雪纷飞时所作 。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原文“万顷风涛不记苏 。 雪晴江上麦千车 。 但令人饱我愁无 。
翠袖倚风萦柳絮 , 绛唇得酒烂樱珠 。 尊前呵手镊霜须 。 ”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 , 后用为词牌名 , 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 双调四十二字 , 平韵 。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 此调音节明快 , 句式整齐 , 易于上口 。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
苏:即江苏苏州市 。 旧注云:“公有薄田在苏 , 今岁为风涛荡尽 。 “
麦千车:极言丰收 。
翠袖:绿色的衣袖 , 这里代指舞女 。 柳絮:柳树吐的花 , 这里代指雪 。
绛唇:红唇 。 烂:鲜艳灿烂 。 樱珠:樱桃 。
樽:酒杯 。 镊:捋 。 霜须:白须 。
译“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 , 却不记得何时醒来 。
看江上大雪纷飞 , 想这瑞年 , 明年麦子定能丰收 。
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 。
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风飘来如同柳絮般的雪花 , 当她举杯饮酒时双唇好似烂熟的红樱桃 。
我则在酒杯前吁气措手 , 摸着白胡须 。 ”
这首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
作者有序云:“十二月二日 , 雨后微雪 。 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 , 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 明日酒醒 , 雪大作 。 又作二首 。 ”
是篇为“又作二首”之二 。
整首词境界鲜明 , 形象突出 , 情思深婉 。
在艺术上 ,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 , 是以乐景写忧思 , 以艳丽衬愁情 。
这种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 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 。
词的上阕描写雪景和由之而联想到的来年丰收的景象 , 境界辽阔 , 节奏轻快 。
雪兆丰年 , 似乎消释了词人的愁思 , 而“但令”一转 , 使“人饱”仅仅成为词人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深沉的忧虑:在朝廷苛赋重敛之下 , 丰年真能使人民饱食吗?
这样写来 , 雪兆丰年的喜悦 , 不仅徒增词人的无限忧愁 , 而且使这种忧愁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和作者特定处境的色彩 。
词中“无愁”只是词人情感的一面 , 另一面则是思想深处的愁 , 而这个“愁”又是由“喜”引出来的 。
由“喜”到“愁” , 这就是词的上阕所展示的词人在特定环境中(人民在“新法”下负担加重 , 天旱 , 自己被贬)的思想变化过程 。
下阕回叙前一日酒筵间的情景 。
“翠袖”、“白雪”相映成趣 , “绛唇”、“樱珠” , 艳上加艳 , 但是 , 这些艳丽的场景 , 却和“樽前呵手镊霜须”的形象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词人摄取“呵手镊霜须”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 , 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 , 深刻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
这一忧思的形象 , 很像以白雪萦绕“翠袖”和酒后鲜艳的樱桃绛唇为背景的特写镜头 , 对比强烈 , 引人深思 。
从艺术感受来看 , 上阕比较显露 , 下阕更为深婉 , 而上阕的情思抒发 , 似乎在为下阕的无声形象作提示 。
这样 , 上下两阕的重点 , 就很自然地都落在最末一句上 。
它们彼此呼应 , 互为表里 , 而全词也就靠这种内在的思想脉络和谐地统一起来 , 展示了抒情主人公一个昼夜的活动和心境 。
遣词、用字的准确、鲜明、形象、自然 , 也是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
如“不记”二字 , 看来无足轻重 , 但它却切词序“酒醒”而写出了醉中的朦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