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罗马帝国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帝国是真的很强很强 , 但是再强的帝国也有消亡的一天,所有这个罗马帝国的故事也挺吸引人的,话说国外就有一本叫《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书了,那么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还有就是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感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文章插图
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一文明是一种工具
“那些衰落中的帝国已经丧失了自知之明,它们会挣扎着靠剩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从而无可救药地削弱自己;那些宗教团体也会曲解对宿命的信仰 , 为种种不可理喻、出离想象的行为寻找借口 。”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发生在土耳其的恐怖袭击事件像是詹姆斯﹒奥唐奈此言的注脚 。以后见之明 , 站在制高点评说历史是容易的,但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往往充满无可奈何 。
读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常令人唏嘘,是非成败转头空 , 相似的片段常会重演,而我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文明亦可能云飞雨散 。奥唐奈并未再现罗马帝国的恢宏伟业,甚至直接点破意大利人民荣耀的误解:“罗马帝国最杰出的公民们生活在远离意大利的地方 。”书名中的“新”一方面是与爱德华﹒吉本的经典对应 , 展现奥唐奈的自信,他直言吉本虽学识渊博 , 毕竟生于现代学术研究方法成型之前,难免有所局限;另一方面也卒见奥唐奈经世济用的决心,对历史的评说时刻不离对现实的忧虑,更不忘对志得意满的未来泼冷水 。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内包地中海,在奥唐奈看来,这种“出于人为而非自然”的地理形态是不太稳定的 , 可它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作理所当然 。于是,“自以为是、脱离社会的朝廷变得不讲原则”,导致了它的衰亡 。书中着墨最多的两位统治者是西部的狄奥多里克和东部的查士丁尼一世,奥唐奈对他们的褒贬围绕着对“文明”的定义 。
狄奥多里克被称作成功的开创者 。在当时社会,宗教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信奉同一宗教如同亲人血脉,是身份认同的标志 。身为哥特人的狄奥多里克是个异族,但他巧妙地化劣势为优势,追溯更古老的族群观念,即“罗马人” 。他的政权明确宣称要促进“civilitas”(拉丁语“文明”或“法律与秩序”),遵循罗马帝国传统制度,强调哥特文化是“以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充满自豪感的文化” 。由是,帝国归心 。
反观查士丁尼一世则显得短视,尽管奥唐奈也承认以今天的视野期待1500年前的罗马皇帝有失公允 。查士丁尼主要的问题简而言之是情商太低 , 或者说他根本没把邻国放在眼里,对世界格局存井蛙之见;在宗教问题上过于苛刻,坚持基督教一性论(与狄奥多里克恰成对比);以夷制夷、修建堡垒更是雪上加霜,分化了多瑙河对岸的人民 。这与奥唐奈对城市的期许南辕北辙,非但未能影响周边,发展帝国边境内外,反而造成隔绝 。
罗马化程度是奥唐奈常用的度量文明的标尺:有文化、高贵、文明、理智 。当然,我们不能因鼎盛时期的罗马就认为罗马化的一切都是好的,但与其好大喜功地走向毁灭式的改变,不如在传统中挖掘值得保留的财富,在丧钟敲响之前,从当年之勇中醒来 。
撇开作者不时相提并论的今昔,读者亦可在遥远帝国的衰亡中反思当下生活的雷同:与德行无关的追名逐利、排外的成见、浮光掠影的繁华、光荣掩盖虚弱、甚或惊觉,貌似可贵且越来越成熟的文明像是一种工具 。然而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沦为工具的文明会不会变成借口,而是它是否足以撑起未来 。
- 怎么理解经史不成学古文,古文不成学诗词,诗词不成学戏曲,戏曲不成写小说
- 晚清时期民间是什么样子的?
- 佛塑科技股票 佛塑科技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 5000年历史顺序
- 全 中国历史皇帝顺序
- 莲花山历史资料
- 盘点那些历史上被忽略掉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女性
- 公元前后的划分是那个朝代
- 二十四朝代顺口溜
- 5000年历史顺序列表